第37章

杜梨行了一礼,以为他要问路。

和尚笑着说,“这雨何时停?”

杜梨回他:“春日多雨,每日无常,前方有一茶摊,可做歇脚躲雨之用,比丘随喜。”

和尚双手合十,自向前去。

前方秀姿梨花树下,一人袖手闲闲倚着,一袭窄腰束袖袍干净利落,一顶斗笠半遮眉宇,瑰丽的唇色洇开来,嘴里叼着一根细细的芒草。

和尚从他身边走过,两人擦肩而过的瞬间,眸光越过笠檐下的水珠,碰撞在空气里。

斗笠下那双眼睛很好看,好看到似乎多看一眼就是穷途末路,直让人不忍卒读。

那人无心理会破烂和尚,眼看杜梨走远了,他直起身来,追道上去。

和尚唱了一个长长的喏,木鱼一敲,道:“阿弥陀佛,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我佛慈悲,破除我执,三兽自渡,悲心无尽......”

杜梨把孽镜岭上上下下翻了个遍,在山坳里发现了一群拘魂鬼,他们相貌与常人无异,常常结伴出入,喜穿紫衣。

杜梨在他们身上找到了死者的名字和死亡时间的名册。

他们可以按照时间到达将死者身边,呼唤死者的名字,死者的灵魂就会出窍。

然后,拘魂鬼拿绳索捆住其魂魄,将魂魄带到别的地方去。

带走的魂魄去了哪里?

杜梨问他们,他们也不回答,个个死皮白赖,嘴里叽哩歪啦地说着一些胡话。

杜梨无奈,只好先把这些拘魂鬼先锁进储魂珠,再带回去细细盘问。

一阵风吹来,身旁树影微动,杜梨侧目,“出来吧,别藏了。”

树上跃下来一个人,一开口就是明亮的笑意:“令君怎知是我?”

杜梨笑道:“此间岂有香火意,衣上犹沾人不知。”

他执一柄走鬼樊花灯,灯柄上垂挂的银铃发出细细的响声。

晏兮举起袖子闻了闻,疑惑道,“我身上的香火气那样重,都腌味儿了?”

“你怎么来了,庙中有事?”杜梨问。

“庙里没事,我想你,所以我来了。”这样的话,晏兮只在心里想想。

他走过去接过杜梨手中的灯,摸摸脖子说:“我想来就来了呗,令君一人多有不便,我来了好有个照应。”

杜梨正愁拘魂鬼装傻充楞,正巧晏兮来了,便想烦他来问问话,寻一寻魂魄的线索。

晏兮拍着胸脯表示没有问题,放心交给他好了。

当时在四殿酆都,他和阎贺经常去关押恶鬼的笄蛭之巢玩,对付恶鬼的那一套,刑法问讯,了如指掌。

杜梨嘱咐他,拘魂鬼性情混沌,拘魂多是为他人所蛊,问讯无需勉强,若不济可移交至狱神庙。

晏兮在鼻子里哼了一声,什么狱神庙,死人嘴里都能给你掰出话来。

他说,令君,你再此稍作休息,我去去就来。

晏兮数了数拘魂鬼,一共八只,他拿束鬼丝困成一串,牵了就走,想找一处没人的山坳,免得一会儿这些拘魂鬼叫起来太惨,引得杜梨埋怨。

令君什么都好,就是在这方面顾头顾腚,一点都不干脆。

刚刚在杜梨面前话说的太满,一旦问讯,大多配合刑罚,一番操作,难免不会缺胳膊断腿,这批拘魂鬼估计没什么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