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你们的周围都有半泽家的眼线

而教育费用呢,私立学校的教育费却是公立学校的2~3倍。

并且仅仅上私立学校要考大学是完全不够的,课外补习学校必须读几乎成为了日本家庭的一般常识。

几十年来,课外补习产业蓬勃发展,经过一番市场竞争兼并,构成了著名的首都圈“四大塾”格局。

由于人们趋之若鹜,“四大塾”甚至各自设置了不低的入学选考门槛,且不说高昂的学费,许多家长发现,如果在家中不做充分的预习准备,连较好的补习学校都进不去。

另一边,中产家庭的教育负担更是倍增。

由于文部科学省推行的“宽松教育”政策,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教育供给,日本中产家庭若在子女教育上要求上进,就必须付出更大的经济负担。

在日本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教育支出和补习教育支出从1970年左右开始显著上升,1976年开始实施的“宽松教育”政策完全没有影响到这个上升趋势。

可想而知,在此期间的学生和家庭的升学压力会有多大,对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好的学生而言,不公平又有多深。

相对的,因为半泽直树的这次怒斥和博弈太振聋发聩,一些日本国内的废除宽松教育派也变得亢奋。

几乎是读卖新闻报道出的一个小时,一篇名为【宽松教育给国家带来的恶果】的报道由腾达新闻日本部发布。

报道中不仅把日本公弱私强的社会体制给全面揭露,还反馈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宽松教育致使了日本全国国民学力下降。

事实上,日本国民整体学力的确在连年显著下跌。

在四年一次的国际pisa标准化测试中,1999年,日本的数学应用和科学素养位列oecd15国第一,阅读理解位列第八;到了2003年,数学跌了5位,阅读理解跌了7位;2007年,科学第六、数学第十,阅读理解已沦为垫底的第十五位。

近年来日本国内还有调查称,小学生4人中便有1人弄不清“平均”的含义。“大学生数学基本调查”的结果也非常不乐观。

同时笔者还提出了一个极为令人严肃的事实——家庭教育成本越高,中产家庭的生育率就会越低。

毕竟养不起孩子这在日本社会也成为了一个公认的事实。

总体而言,半泽直树为服部家两个孩子发起的这场纷争,如同在镜湖中投落了一枚炸弹。

文部科学省的一众高官几乎一齐被躺着给背刺。

现在还收留英梨梨的樱桃子部长从下午四点开始,就开始被各家报社的主编和主流媒体轮番骚扰。

半泽的挑事让她气愤之余同时也有些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