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朝中猜忌难止,南宫霁但只耳闻其中只言片语,便已心惊。欲入宫自陈,却又怕教人以为欲盖弥彰,因而踌躇不下。

这便又是数日过去,终是听闻了拓跋滔教押送入京的消息。同来的,还有蜀王之弟荣安侯南宫德昌,其以陈情之由前来,代蜀王谢过不察之罪!

再说慕容氏一族:慕容升本年老多疾,此回事发,受惊之下,已中风瘫痪,不能言语行走,经得上许,容其在蜀中终老;慕容伸之妻独孤氏已畏罪自尽,无须多提;其子慕容皠、慕容皓、慕容皗等牵涉其中,罪责难逃,因而一应教绑缚上京,听候发落!

闻此,南宫霁不得不称叹父亲英明:当机立断,既除去心腹大患,对大梁也有所交代,可谓一举两得!

时日如梭,转眼已是二月中。天气似倏忽转暖,庭中花木也重焕发了生机。

独步后庭,四顾草色还稀疏,方抽出的新枝上,也才缀上鲜嫩的黄绿。抬眸远眺,目光却教几簇粉色吸引,细忖方想起,那不正是初年曾与朝云一道栽下的两株红梅么?如今花树犹在,人面却非,实令人无限感慨。

走近,见花下立有一人:青色的衣裙,与枝头繁盛的粉花,倒也相映成趣。

此情此境,令人又坠恍惚,眼前浮现起当初,姹紫嫣红中,那善感女子倚亭轻吟。。。也是这一袭淡雅似水的青绿,并无二致的纤弱窈窕。。。

花下女子终是闻听动静转回身来:梨花玉面,却非伊人。

病过一场,柔素的体态如今愈显纤细,恬雅的笑意中犹带三分病态,教人不禁生怜。

虽是午后,阳光甚好,拂过的微风却也还带些寒意。正是乍暖还寒时候。

南宫霁敛眉:“你怎出来了?”言中似带责怪。

柔素一惊,却不知犯了何过,只得福身告罪。

南宫霁知她是误会了,只得换作好言:“你尚病着,这天寒暖反复不定,我只怕你吹了风又易受凉,想来还是多歇着,少些走动才好。”

柔素这才消去不安,回道:“妾身的病已将好了,只是长时在房中躺着,颇觉乏闷,听闻此处有梅花开得正好,便借着午后回暖时,出来踏一踏青,想来或能提些神。”

南宫霁点了点头,感慨道:“你初来乍到,不服水土,身侧又少人陪伴,应是孤独,此确是难为你了。但你当下有何想何求,自可与我言,我当尽力满足。”

柔素自谢过,却道:“妾身有自小随侍的女使陪伴,且当下兄长也还在侧,并不如何觉孤寂;再说于这汴梁水土,如今也渐服帖了!况且府中一应照料也皆周全,妾身并无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