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天未变道先变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1388 字 6个月前

至于制定长远发展计划,要哪玩意干啥?

封建社会讲究的是“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句话出自大儒董仲舒,有很深刻的哲学内涵。

一个新朝代的君王,受天命统治百姓,

就必须改制,徙居处、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等,

以体现与腐朽没落的前朝不同。

但治理社会必须遵循的根本大道,是不能改变的。

这一点,其实并不完全是糟粕,在后世也有一定的适用性。

如曾经的超级大国,后来的毛熊,

“根本大道”变来变去,受折腾的是普通百姓,得利的是谁?

问题的根源在于此时的生产力不足,

在“天”没变“道”也没变的情况下,天下的百姓“变”多了,

多到开荒、移民都无法解决人多地少,百姓吃不饱的前提下,怎么办?

任何时代都有远超常人的精英,新旧之交的人杰们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并不是后世键政者以为的“古人”如何短视,

实际上,各朝各代的奠基精英们都有极长远的眼光,

也都认真的思考过王朝治乱循环的问题,并且想出了很多的办法。

但都无法突破“生产力不足”这道桎梏,

既然开荒种地的增长速度,永远都不可能赶上百姓的自然繁衍和增长,

生产资料的“发展”有极限,而人的“发展”却没有极限——

那鼓励发展就是危险的、要命的、自取灭亡的。

这一点,对当前的同舟社也部分适用,

若是没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消化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

仅仅是之罘湾不断增加的外来人口,就能把同舟社撑垮,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经历了人口锐减的乱世后,那些奠基王朝的人杰们痛定思痛,谋求出路。

但受限于生产力的不足,最终都只能无奈选择设计一个静态的、稳定的、不变的理想社会模型。

没有谁会痴望王朝万载,能维持几百年就行,国祚延续的时间越长,就越成功。

这一点,一直影响到后世,

很多人衡量古代王朝“好不好”,照样会带入这个标准。

因此,在治理国家的精英眼中,

未来的几年,“天”会变吗,还是谁想让“天”变?

“天”既然不变,“道”也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