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说法,不胜枚举。
这个时代对民风开放,百姓的舆论不受限制,云浅月再度成为舆论狂潮的中心。百姓们对夜轻染这个新皇的推崇只需一日时间,便褒贬不一。
对于这两个人,有人说好,也有人说坏。唯独只有一人,声望更是空前,那就是容景。
天下百姓人人都说景世子通晓大义,爱民如子,不忍天下子民于水火,倾尽全力救活了被景世子妃伤了性命奄奄一息的新皇。
有人大胆放言,景世子是天神降世,庇佑天圣。天圣可以没有皇上,不能没有景世子。
这个言论一经传来,便风起青萍,再也刹不住。不肖一夜,便遍传天下。
相较于外面的热闹,天圣京城却甚为寂静。
天圣京城身处与皇朝的中心,百姓们敏感地感觉京城笼罩的气息如乌云压顶,虽然民风开放,可以豪言,但都不约而同地噤了声,无人敢谈论此事。
第二日,昏迷了一日一夜的皇上醒来,自然不能早朝了,下旨令安王暂时监国。
同时又下了一道旨意,“追封平王夜天赐为平赐王。三日后以帝仪入葬皇陵。”
帝议就是玉辇出葬大礼,文武百官相送。
这一道圣旨下达后,文武百官纷纷前往荣王府给平王吊孝。
荣王府府门大,府内院落深深,夜天赐的灵台搭在前院,文武百官进来就可径自吊孝,之后离去,紫竹院与前院一片碧湖和竹林阻隔,云浅月在紫竹院内,只隐隐听到前院有些动静,但不会吵到。
一连三日,朝中除了给平王吊孝,礼部安排葬礼之事,再无它事。
皇宫中新皇养伤,再无旨意传来,也未对那日景世子妃怒闯金殿杀他之事置一词片语。
三日一晃而过。
第四日,夜天赐出葬,一早上,云武百官便齐集荣王府。
云浅月觉得这个孩子虽然不是夜天赐,但她顶替了夜天赐,也是大恩了。便出了紫竹院,打算送他一程。
朝中文武百官,除了安王夜天逸,德亲王外,来的人都很齐。见云浅月出现,都想起金殿她冷颜刺杀皇上之事,一时间面色各异,都不由地露出几分谨慎小心来。
云浅月不看众人,在火盆前扔了几张纸。
平王虽然还只是孩童,但棺木依照王爷棺木的规制制作。几尺见方,并不见小。
一切事宜毕,吉时起,准备送棺木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