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任务零一六

张大人有些惊讶,他本以为能写出如此犀利一针见血的文章的考生会是出身哪个大家族或者官宦之家,没想到竟然是寒门子弟!不过寒门子弟好啊,他还不必担心其背后家族的政治立场是否与自己相悖,可以放心的将其推荐给上面了……

在放榜的这天,萧瑥坐在李府李居士专门给他开辟出来的小书房里练字,他的心情很平静,并不像李居士那般表面看起来淡定但实际上来回踱步心中焦躁。

李居士派出去看榜的是李府的管家,可见他对萧瑥这一次会试的重视程度。

萧瑥在小书房里没能安静多久就被李居士给拎出来陪他一起等消息了。

用李居士的话来说就是劳资为你这么着急你这个臭小子当然要跟着一起急!

对此萧瑥只能默默的坐在前厅看着自家老师比他还着急上火的来回踱步焦急眺望门口。

在他这云淡风轻的姿态再次惹得李居士看不顺眼之前,前去看榜的李管家终于满头大汗的跑了回来。

一个非常有眼力见的小厮冲上去扶住李管家,李管家喘了口气就顾不上其他连忙满脸开花的对李居士和萧瑥报喜:“大喜大喜!邵公子中了头名会元!”

原本还能佯装淡定的李居士终于装不了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抚掌赞道:“好!好!好!好一个会元!三元指日可待矣!”

萧瑥看着狂喜得连‘三元指日可待矣’这种话都口不遮拦的说出来的李居士,心知他定是高兴极了,否则不会这么不谨慎。

好在李府还有个清醒的女主人,李夫人下令封口,不许刚才李居士的话传出去,然后又以庆喜的名义给下人们多发了一个月的月钱作为赏钱,大棒加甜枣让这些下人们都服服帖帖的,更何况在前厅伺候听到李居士刚才的话的下人基本上都是得以重用的心腹家生子。

高兴过头的李居士回过神来后也意识到了自己刚才那句话不该说出口。

毕竟某些潜规则就是这样的,有些实话虽然大家都知道,但不说出来大家就一起遵守潜规则,要是说破了那可就闹难堪了。

虽然萧瑥连中解元会元,按照往常的惯例天子都会再给他一个状元凑个大三元的喜庆出来,这一点基本上有点见识的人都心知肚明。若是不明白说出来,大家只是心里暗地里妒忌几句,但要是狂妄的直接说出口,那状元之位就有变数了,若是运气不好上达天听令天子觉得你狂妄改变了注意……呵呵,煮熟的鸭子也是会飞的。

所以李居士连忙在李夫人封口之后又再度敲打了一下在场的下人们。

第184: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会试结束后,萧瑥刚出考场,就发现李府的马车还等在门口,连忙从人群中走过去。

赶车的车夫老张在李府赶了二十多年的车,跟李居士的关系很不错,如今更是只为李居士夫妻俩赶车,李居士能让老张为萧瑥赶这一次车,可见他对萧瑥这次会试的是非常关心的。

上了马车,萧瑥坐在马车内几乎感觉不到特别大的震动,可见车夫的赶车技术之好。

他微微合上眼,脑海中回忆着自己刚答的题,又一一对比会试前李居士跟他说的那些阅卷官们的喜好,觉得自己榜上有名是肯定,只是不知能不能拿到头名。

古代科举考试和现代高考的差别就在这里,阅卷官主考官的主观意识很影响最终成绩,不像现代高考那样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回到李府,李居士很亟不可待的对萧瑥道:“慎之,你快快将自己的答案写出来,老夫帮你看看。”

这种考试之后对答案的行为是传承了几百上千年也没变的习惯。

萧瑥将自己这几日在考室内写的试卷内容全部默写一遍出来,以他的记忆力默写出来的内容不说一字不差,起码是差不多一样的。

李居士将萧瑥的答案全部看了一遍,然后满意的摸着胡子点头道:“好!好!好!除了关于海禁这题写得写得有些新奇外,其他的老夫可以肯定阅卷官会给你一个上等。”这次会试的主考官张大人是个性格比较四平八稳的人,为当今天子的心腹,李居士也不清楚萧瑥这题较为新奇出格的答案会不会引起主考官的不喜。

若是一般人,肯定会教育自己弟子在科举考试时写文章要四平八稳,太落伍的不要写,但太新奇的也不要写,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登上金榜。但是李居士却是最喜欢走偏锋出新意的,他昔日为官时就因为这性格被上峰不喜,压在翰林院磨性子,一直磨到致仕也未曾改变多少,反而因为年纪大了越发顽固。

显然萧瑥这答题的风格令李居士十分的喜欢。

对此萧瑥只是淡淡一笑:“即使这一题不受主考官的青睐,我也有把握上榜的。”

李居士叹了口气:“若是拿不到会元,那就跟三元及第无缘了。”

一般来说,要是有考生连中解元会元,只要这考生的身世清白政治正确,那么在殿试的时候,皇帝基本会定他为状元,弄个大三元的美名出来。

萧瑥之前乡试已经中了解元,若是这次会试得中榜首,那么就可以说状元之位就在囊中了。

这科举每三年一次,状元也是三年一出,可以说状元在官场都不怎么值钱,但普通的状元和三元及第的状元那政治前景可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