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六十年代错位人生16

“对。”

“我外公说,‘袁式针法’只传给拥有袁家血脉的子弟。”

回应她的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我那时,还小……”梁冉喃喃说了句,随之不愤道,“说的好听,除了姜宓,他不也没有把‘袁式针法’外传!”

姜宓看向外面,若有所思。

吕莹斜睨了她一眼,认同道:“嗯,确实小,16岁,还没成年呢。再说,袁教授有没有向外传授‘袁式针法’你怎么知道,别以偏概全,自己是什么人,就当别人也跟你一样。”

“你——”梁冉气急,刚要说什么就听屋内爷爷又道,“中医传承,几千年来,一直是父传子、师传徒,就因为这种传承的限制,有多少古药方和医治手法失传在历史的长河里。为了打破这种固有的观念,建·国以来,国家在中医的推广上,没少出力,可到如今,成效甚微。”

说罢,梁院长拍了拍姜宓的肩:“听说你在边境收了几个徒弟,做得不错!明天有空,让吕莹带你去各科室转转,看着顺眼的成收了,我给你补教学费。”

姜宓:“我自己还是个学生呢。”

“瞎说,你以为我没找京市的朋友打听你啊,早两年袁士绅就对外宣布你出师了。”

姜宓没接他的话,看了眼手腕上的表,放下搪瓷缸,洗了洗手,将停止颤动的银针一一拔了。

然后号了号脉,嗯,效果不错!

梁院长听着张卫国轻轻的呼噜声,脸上的喜色越发浓了:“他过来快一个月了,这是睡得最安稳的一晚。”

姜宓挨个儿把银针消了消毒,朝外唤了声:“梁冉,进来。”

门外的梁冉、吕莹同时一愣,推开门,一前一后走了过来。

姜宓把银针往梁冉面前一推:“你来,针灸退烧。”

她现在扎不了针,歇的时间太短,右手还没有完全缓过劲来。张卫国好不容易睡熟了,也不可能把他叫起来吃药。

梁冉没接:“我带的有银针。”

姜宓点点头:“那就交给你了。”

“他本来就是我的病人。”梁冉硬硬地顶了一句。

姜宓没理她,穿上大衣,拎起医药箱,跟梁院长打了声招呼,转身出了门。

吕莹冲她爷爷挥了下手,忙追了上去:“姜医生,医药箱给我背吧,俗话说,有事弟子服其劳。”

姜宓失笑:“你又不是我徒弟。”

吕莹抢过医药箱,古灵精怪道:“中医重视传承,你要没认我这个徒弟,今晚怎么会一句一句耐心地教我呢。”

姜宓莞尔:“照你这样说,大学那些老师岂不是有好多徒弟?”

“那不一样,”走在背光的阴影处,吕莹掏出大衣里的手电筒,推开,在旁帮忙给姜宓照明道,“大学那是一教一大批,你今儿教我可是一对一。”

出了住院部,姜宓抬头看了看天,又下雪了:“别贫了,走快点,猛一出来,怪冷的。”

姜宓跟吕莹刚一离开,梁院长看着梁冉,脸刷的一下就沉了,等她给张卫国行过针后,梁院长直接唤了旁边特护病房的值班医生,请他帮忙照看一夜张卫国,领着梁冉出了住院部,直接往家走。

然而不等到家,半路上,梁院长就训开了:“梁冉,你还记得自己是一名医生吗?”

“姜宓给张卫国针灸呢,你就敢往张卫国身上扑,你这是什么形为,往小的说是得了失心疯,往大了说那就是罔顾人命!”

“她拿的是细如毫毛的银针,又不是手术刀,”梁冉不服道,“我承认我方才的行为很不理智,可说到底,也只是犯了个小错。行了,明天我写个检查给你。”

梁院长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女孩,心都寒了,她管这叫小错?!

呵,好一个小错!

“不用了,梁冉,”梁院长说出这话时,气得浑身发抖,牙齿咯咯作响,“我现在正式通知你,你被开除了!”

“凭什么?”

“就凭你没有医德,没有同理心,嫉妒成性,不把病人的生命当回事儿,还死不悔改!”

“我不服!张卫国好好的躺在那呢,你说我不把他的命当回事儿,他是缺胳膊少腿了,还是断气了……”

梁院长忍无可忍,一耳光扇了过去:“啪!”

世界为之一静。

好半晌,梁冉爆发出了冲天的尖叫:“你打我——”

“你为了姜宓那个臭女人打我——”

院子里的闹剧,姜宓全然不知。

送走吕莹,放下暖瓶、药箱,她在暖气片前站着烤了烤身上的寒气,先去看了看羊皮毯里的小白,见小家伙睡得香甜,取了书,坐在桌前翻看了起来。

京市南锣鼓巷红旗胡同——蒋家

天这么晚了,王同志带着小翠还在忙忙碌碌地收拾着屋子里的家私。

院子捐了,哦,政·府没要,经租了。

一月给8块钱,租了后面三进院子,只留了前面一进。

过两天便有几家搬进来了,赶着时间,王同志和小翠将后面三进院子里的家具、被褥、衣物、书籍等,一一打包,准备挪进一进院早年挖的冰窑里。

蒋老坐在东间的炕上,斜依着炕桌,在翻看手中的信,这信早两天寄来的,贴着军邮。

他看了无数遍,信边都被摸毛了,还舍不得放下。

王同志抹着汗,进来喝水,扫了眼,问他:“四进院,给小宓备的闺房,里面你添的全呼,现在怎么处理,也全隔在冰窑里?”

“看出这信是哪里寄来的吗?”

王同志点点头:“若是猜得不错,人应该在东北。那边比咱这儿冷多了,要不……我让小翠把那厚被褥、貂毛大衣打包给寄去。”

蒋老瞪他:“找事呢!”

“丫头跟王成、巫家昱走的,那是军中,你脑子秀逗了,寄貂毛大衣、厚被褥!”衣服、被褥他吩咐备的,能不知道,都用了哪些好料,“明天你去城外乡下,找那村里的妇人,偷偷地拿钱票换两条老粗布做的厚被子,再把棉衣、棉鞋备上几身。”

“几身?”王同志怪模怪样地叫道

都说在军中了,还要几身?

老粗布的厚棉衣就不惹人眼红了?

就这还有脸说他“找事”,呵!

王同志憋嘴,冷笑。

“你那怪模怪样的做给谁看呢?”蒋老气得拍了下炕桌,调整道,“老粗布的厚棉衣两套,棉鞋……五双,她是医生,坐不住,查房什么的来回跑,鞋得多备点。对了,让小翠抓紧时间给小丫头打两身毛衣毛裤,跟她说,打得好了,有奖。”

“什么奖?”王同志看了看自己的手,“我记得年轻那会儿,我帮我妈织过围巾、袜子。”

蒋老额角的青筋跳了跳,没好气道:“一盆大肉包子。”

王同志立马没了兴趣:“那算了。”

“光备棉鞋吗?过年三四月份,雪一化,纳的鞋底可走不了泥路,一脚踩下去还不得全透了。”

王同志一句“过年”,提醒了蒋老:“离过年没几天了吧?”

“嗯,”王同志点头,“信寄过去,差不多就该过年了。”

“你明天去趟百货商场,买三包奶糖,五盒京八件,两双小皮靴,一棉、一单。”

王同志一口应下,转而道:“小宓来信这事,你没跟你闺女、女婿、外孙提吧?”

蒋老翻眼看他:“我该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