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撬了袁世凯&米照争夺战

两个人虽然明讽暗嘲,但时局纷乱,生意难做,两人也推心置腹地互诉苦水。

聊完以后,郎永大有感慨。

“柏杰生不少老乡参加洋务运动而成为官僚、资本。他近日来宴饮不断,借着老乡的人脉拓展自己的人脉,获取官方信息。”

“昨天他和龙山领事唐绍仪相聚,喝得烂醉,险些夜宿街头!”

“话说,在朝鲜的时候,唐绍仪经常管万泰和号借债,光是1889年就借了217块钱。他平时频繁在万泰和号赊购物品,年底定期把赊欠清账。所以你看,不止我的银钱不够花,唐大人也一样。我年纪还轻,手里总是紧巴巴的。哥,请给我捎100银元过来。”

“P.S.亲亲哥哥嫂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300银元更好。”

“与柏杰生相比,我们山东商人没有强大的后台支持,所以在与日本人的商业纠纷上,才没能获得清政府官方介入。”

郎永在家书中写道。

隔了几天,郎永发现,柏杰生不知怎的,和总理交涉朝鲜通商事宜的袁世凯,袁总办,交上了朋友。

郎永:袁总办不是我们家的好朋友吗?!

他急急写了个条子告诉朗沣,朗沣告诉他不用担心。

“袁世凯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柏杰生找他是为了把自己那批积压大米出手。现在大米这个价钱你也知道,没什么利,我们不沾。”

“他不是撬我们的门路吗?!”

“大米有什么门路?便宜东西,给他,我们把丝绸之路守好,才是立足的根本。我们与官交往,不可过于密切,否则恐伤及自身。”

谁料,朝鲜发生了饥荒,粮食危机非常严重。

清朝向来严禁大米出口,但很快,袁世凯联合朝鲜政府,以“朝鲜饥荒”为由,向清政府请求救灾。

袁世凯是李鸿章的门生。

经过李鸿章的斡旋,清政府以怜悯属国朝鲜的饥荒为理由,特准大米向朝鲜免税出口。

这种出口属于特例,因此手续也极其繁琐。

为把大米从上海进口到朝鲜,华商需要总署“处于龙山的驻箚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袁世凯”发行的米照“执照”,还要去尤署“处于龙山的办理龙山事务汉城驻点”申请和领取米照,再把米照带去上海拿到上海道台的印章,才可以把大米出口到仁川港。

现在,郎沣郎永兄弟都知道,把大米运到朝鲜的利润比在上海高了,但他们首先要拿到袁总办手中的“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