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亲至

林姜点头。

高齐宇道:“那画像上,他爹穿着皮毛衣裳,还骑着一只异兽。这图我看了,总觉得熟悉哪里见过似的,就去翻了我家书房。”

“还好,你知道的,我这人读书不多,所以很快就找到了这本书。”

林姜:嗯,可见读书不多,还是有好处的,很容易锁定范围。这要是黛玉估计要翻个三天三夜。

高齐宇道:“明阳侯府祖上,也是打过北戎的,所以我爹书房里有一些西北当地的书籍。小时候我去翻着玩,就喜欢看那些上头有奇珍异兽的小画书。这本就是介绍大周北戎边境风土的小画书,你看看。”

他从身上又变戏法一样拿出一本旧书。

林姜顺着他翻开的一页去看,不由凝住了神色。

这一页记载的正是通城西侧的山林地貌,而配图则是一张画,图画有些褪色,但还能看出画的是个野人,身上穿着兽皮,手里拿着一种叉子似的武器,头上绑着羽毛。

而配文的大体意思是说,这孤山之中,似乎并不是杳无人烟,偶有趁着大风吹散雾障后的冒险入山采药的当地眼见过人行走其中。

但当地居民只当他们是山精,毕竟若是寻常人,怎么能在毒雾中存活。

最后这作者还谨慎写了个‘山中是否是部族,存疑。或许是当地人所说的山魅成精。’

而旁边的批注,则是从前打过北戎的老明阳侯写的:“军士中有醉酒与人赌斗者,趁着夜风吹散边缘雾障壮胆入山,口称见到了异人,人多谓之酒醉胡言,存疑。”

林姜抬头看着高齐宇:“若山林中真有部族,说明并非整座山林都布满不可通行的迷障,中间应当是安全地带——更甚至这雾瘴就是这山上部族为了保护自己所放出来的。”

高齐宇用力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

林姜其实很感动:这会子的朝代,可不是什么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书本就是贵重之物,而能收集这些偏杂地理书本的人家更是不多,多是达官显贵家为了彰显家中存书孤本多,才弄了来束之高阁。

在这些人里,只有高齐宇凭着对西北边境战事的执着,愣是扒拉了出来这本幼年看过的书,任何一种可能帮助大周得胜的法子都不愿放过。

高齐宇兴奋道:“果然,我一拿给林院正看,你就明白!”

又嘟囔道:“我拿给我爹看,他只说曾祖父都写了存疑,并不可信。况且就算其中有人居住,也必是凶蛮之徒,且迷障深重,大军想要走山林过去,仍是痴人说梦。又说这毒瘴可不是儿戏,让我拿来问问你这位太医院正。”

林姜带笑给高齐宇添了一杯茶。

明阳侯本来就是个温软性情,是大周出名的三好夫君,非常听长公主的话。

其实他未必不觉得儿子这突然的发现,也算一个突破口。但他深知妻子是不愿意儿子再出去冒险的。

尤其是西北战事诡谲,两边都陷入了艰苦的消耗战——北戎若要反扑,必然是一场凶险大战。

所以明阳侯才让儿子先来问林姜:在明阳侯看来,林院正的夫君就身在西北,她必然会对此事尽心,若是她对毒瘴有法子,上报皇上解了西北之困,到时候高齐宇也少不了首发的一点功劳。

要是儿子只是异想天开,这种无名毒瘴林院正也没把握破除,那就别提起。

其实明阳侯,是不报什么希望的。

大周北戎对峙这么多年,要真有另外一条路,两军也不必死磕通城了。

但林姜的想法跟高齐宇是一样的:要真是千里迷障,林姜自问也无能为力。

她手里是有不少上佳的解毒丹,但绝不够军队穿行山脉的。可若真如高齐宇所发现的,那山脉里并不是荒地,而是有部落人族的,那就有无数变数了。

正如她所猜测,山民若能生活在其中,要不这毒瘴就是他们弄了保护自己的,要不就是这山脉之间就很大一部分中空地带非常安全。

林姜觉得很值得一探。

毕竟西北战事再这样拖下去,对大周也是一种消耗,且北戎王不知还有什么花样要翻出来。

两国对峙这么久无非是通城的缘故,让北戎能获得本国支援。

要是大周军队能够有一支暗中的先锋队,能绕过通城,直接截断北戎的补给兵士,那通城就是北戎王的绝境!

高齐宇背着手在屋里走来走去:“我盼着是山里真的有人,异族有什么关系,他们既然从来没有伤过人,也没下山劫掠过,那就是良民啊。”

高齐宇这回从海外与不少海上国家打过交道,深知有些部族看着可怕,跟大周人肤色不同,言语不通甚至身上布满纹身,但并非不能交流,说不定还格外淳朴乐于助人呢。

林姜对着外头逐渐辣起来的阳光,轻声道:“这山林外头的毒瘴,就是一道天然屏障。世上毒物千千万,除非我亲自去检验,否则没法对应解毒。”

可她是太医院正,皇上会让她离开京城去西北吗?

皇上是许诺过,待卫刃回来,放夫妻俩一个小长假。可林姜此去西北,可不是休假,而是有风险的。

皇上能够同意吗?

林姜凝神细想片刻,直到桌上的茶都渐渐凉了。

高齐宇虽看上去是个大咧咧的急性子,但其实身上很有点武将的敏锐在。

要是林姜与他说笑如常,可能还不把他的话当一回事,她越是沉默,越代表在深思,高齐宇反而不出声了,就在一旁耐心等着。

直到茶水都彻底凉了下来,林姜才拿定了主意。

她抬头看着高齐宇:“这事儿,拜托小侯爷先别与旁人提起,我要再想想,如何去做。”

高齐宇答应下来,然后把他的羊皮地图卷吧卷吧告辞了。

而林姜则罕见的从宫里早退,与当值的刘院副匆匆说了一句后,就出宫回家去。

回去后就开始翻卫刃的家书。今日高齐宇提起毒瘴之事,倒让她想起从前卫刃的一封书信。

果然,就在两月前的家书中,林姜翻到了一封:在那里面,卫刃用一种看似偶然提起的语气,问询林姜有无上好的解毒药。

他说的非常轻松而含糊,只说当地有一处小山谷,其中布满了白色的雾气,当地百姓都说进去就会毒死。甚至就算擅长闭气的人也无用,因眼睛皮肤也要暴露在外,总会有所损伤。

就问起林姜天下有无解毒瘴的灵丹妙药,他倒想进去瞧瞧。

“骗子!”林姜气的砸了一个枕头出去。

卫刃想必是亲到西北后发现了这山林,甚至也听闻了当地的山精传说,所以如高齐宇般,想过从山林中穿过去突袭北戎的法子,才写信来询问解毒药。

而看他要的量,不知是怕林姜起疑还是怎的,只要了他自己的,只说他自己要进小山谷一探,说其中有异兽存在颇为感兴趣。

好在当时林姜只回他,世间毒素千千万,哪怕同一处山林,瘴气还可能不同呢,怎么会有特效药服下去百毒不侵。

林姜当时还在心里嘀咕道:除非她哪天人品大爆发,抽中了天龙八部里,段誉吞下去的莽古毒蟆,然后炖了让两人当雪蛤吃,从此都能百毒不侵。

现在想想,她不由后怕起来:若她真是一时手松,给了卫刃一瓶解毒丹,是不是他就敢一个人闯山,准备穿过不知根底的毒瘴,孤身深入北戎去?

这样想想,她就生气。

林姜算是个爱惜东西的人,不怎么拿东西出气,尤其是一套的东西,少一个她就心疼。

枕头砸一砸最好了,也不会坏。

谁知这一砸下去,只听见“嗷呜”一声。

林姜转头去看,发现原来是猫咪正窝在角落一块阴影里睡觉,银渐层的毛色,与阴影非常好的融为了一体,林姜方才就没看到。

这一枕头砸过去,虽然没有正中它,但也把素来爱炸毛的胆小猫猫吓得原地蹦了起来。

林姜连忙过去安抚:“摸摸猫头,吓不着。”

都都并不知道,或者也并不在意眼前的人,就是方才砸枕头吓到自己的人,它只是闻到熟悉的气味,就带着一种撒娇的猫叫,蹭了蹭林姜的手心,然后小小地打起了呼噜。

方才的害怕已经被它忘记了,只是安心靠在林姜手心里。

林姜忽然就被它招下泪来。

这种小动物的,全心全意的依恋,让近来一直精神明松暗紧的她,有些破防。

-

宝石进来的时候,就见姑娘抱着膝盖坐在矮榻上,安静的在落泪,猫猫乖巧的被她圈在怀里,似乎是温顺,又似乎是迷茫,甚至还伸手去抓林姜腮上落下来的泪珠子。

宝石简直是吓死了。

她几乎没有见过姑娘流泪,或者说,姑娘连伤痛难过的时候都不多。

这会子忽然哭成这个样,宝石一看案上又放着许多卫刃写回来的家书,宝石不由腿软起来,难道是将军的安危……

她努力走过来,半跪在林姜身边的脚踏上,轻轻问道:“姑娘,姑爷写信回来了?”

林姜接过她递的手帕:“这是个骗子。”

宝石换了另一种心惊肉跳:听这意思,姑爷的安危似乎没问题。但姑娘这话的意思,莫不是姑爷真的没把持住,在西北这几个月,竟有了妾室?

那,那姑爷的安也只是暂时的,这要从西北回来,估计也要凉凉。

宝石收住自己各种想法,先劝道:“朝廷在那边打仗,消息不通,这几个月连西北那边的羊肉,市井上都贵了起来。姑娘且等等,别冤枉了姑爷……”

话音未落,就听林姜道:“他自己白纸黑字写着呢,谁能冤枉了他?”

宝石惊呆啦:天啊,姑爷这么猛的吗?在西北拈花惹草还敢直接写信挑明让姑娘知道啊?当日两人大婚后,林姜手刃皇甫猫猫的事儿,宝石也在现场,当时姑爷那个神情,真是传说中的‘英雄也有一怕’。

这会子远隔西北,咋就这么胆肥起来。

林姜和宝石彼此鸡同鸭讲了一盏茶的时候,宝石才反应过来似乎不是这么个情况,后渐渐问出了事情的真相,心才落到肚子里。

但她到底是内宅侍女,并不知该如何安慰林姜这种大事。

于是她提议道:“姑娘,不如我叫人备马,您回家与两位老爷商议一二?”

林姜起身:“好,再有,让人给绍王府送一封帖子,我明儿去瞧瞧妹妹。”这事儿她必须跟黛玉和周黎蘅也吐槽一二。

而林姜的情绪,在马车上就彻底平静了下来。

其实这件事不过是个引线,她近来是有些累了。从过年那会儿福建传来海匪做乱起,一直到这个夏天,朝上都是乱哄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