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专人专用

心思活泛的朝臣们也就都领会到了皇上的意思。

外敌当前,皇子们的内斗,直接被皇上碾压过去:陛下态度明白的很,你们争皇位可以,但要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错,就会直接失去皇子资格。

可现在,他已经不是皇子了。

他到底是什么?

八皇子接此圣旨,呆坐了一夜,觉得从前种种,似乎都是迷障一般。

八皇子接到旨意也颇为痛苦:自大皇子的遭遇后,他已经想明白了,以父皇对他的厌弃程度,将来也就是封个镇国将军靠边站的下场。

可他再没有想到,父皇连个镇国将军也不给了,居然就将他记名给别人做儿子去。这是从宗法上遗弃了他:玉牒已改,从此史书之上记载,他只是简王的儿子。

自小起他过得浑浑噩噩,生活里唯一的水花就是嘴欠手欠给人添堵,看着人厌恶躲避又拿自己毫无办法,来寻求自己是皇子的存在感。

见八皇子依旧坚持,皇上便也允许了,真的没有给他一点额外的待遇,就只命画眉公公给他准备一个新的普通百姓的户籍和五十两银子的盘缠。

八皇子磕头而去。

走之前,他还特意再去跟五皇子道别了一次:“多谢五哥肯替我说话,父皇才肯见我一面。”

之后,他去求了皇上最后一件事,就是求父皇让他上战场,他宁愿不做什么简郡王,他会隐姓埋名从最小的士兵做起,为大周的抵御外敌出一份力。

他想去过一过不被人嫌弃和厌烦的日子,没有被他搞砸的人生。

皇上的面容依旧淡然,看着他道:“战场危险,没人会管你的。”在京中做简郡王,虽然没有任何前途和未来,但总是吃喝不愁。

八皇子点头,然后告辞上马而去。五皇子却知道,他不会捎信回来的,他是真的想去做一个新的人。

--

卫刃与北戎王第一次交锋的消息传回来,京城上下都颇为沸腾,街头巷尾都在传讲此事。

他是真心感谢:他听说过之前皇上发落大皇子的时候,二皇子想做好人才劝了一句,就差点落得同罪。虽然朝臣们都说,当今皇帝在性情上比先帝可要温和且善听谏言,但他们这些做儿子的,才能感觉到父皇的心意坚定不可回转。

而五哥在这种时候,冒着得罪父皇的风险,愿意帮他说话,八皇子是很感激的。

五皇子见他如此,倒是感慨:“你若有什么难处,就捎信回来,我总是你的兄长。”

大周上下对北戎都是多年深仇旧恨,说其实什么沿海匪贼,除了福建广州等地,京城内陆的人民是没啥感觉的。但说起狄戎来,大伙儿可是立刻同仇敌忾,深以为恨。

毕竟就连贾宝玉这种能说出“文官武将都是禄蠹,都是图名而已”的怪癖官家子弟,在说起北戎来时,都道:“犬戎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1]

他都如此说,可见在普世观念里,正常的大周人,对北戎是多么痛恨了。

战况一路从西北由斥候快马接力传回来,一进京城北门就边喊着‘捷报’边一路疾驰向皇城。

大周军大获全胜。

路边的大周子民都欢腾雀跃起来。

见报信的斥候一路嘶吼着捷报,许多茶馆饭馆里的客人都扔下吃了一半的菜出来围观,然后各自打听,到底具体是怎么个大胜法?可是挡住了北戎南下的势头?

既然是大胜,朝廷自然也乐得在民间宣传,很快这一战的情况就传开了。

若只是一场大胜,还不足以让朝廷上下都在议论此事。只因这大胜,可以说是非常戏剧性:其实两军还未怎么真正厮杀,只是先锋将交手的时候,北戎王就望风而逃,身边副将被一刀斩杀。

这些年大周征的兵役,得有一半投入了西北边境。虽说两国已有二十年未正式开国战,但西北那边苦寒,每年秋冬,都会有觉得冬天熬不过去的部落,报着‘抢到就是赚到,死了也能拉一个垫背’的心思,冲入大周的边境来抢劫。

京城又距离西北不远,有点风吹草动,京城也会风闻。

可以这么说,北戎跟大周的关系,就像是某些山村的村民,跟活在山上的狼群的关系——大家每到秋冬,必为了粮食牲畜而一战。

大周人觉得北戎是豺狼,也是有缘故的:因为他们心里总觉得,单个拉出来,一个人的战斗力肯定是打不过一只豺狼的。

北戎人比大周在个体上骁勇善战,几乎是两国的共识。

何况这北戎王听起来简直是只狼王啊。

这就让大周子民非常兴奋了。

那北戎王曾斩大周数位官员,每逢战事都要冲锋在前,这样的消息大周京城也已然传开了,再听说北戎那边奉这位王为神王,更让大周子民战栗。

其实普通百姓本就是害怕北戎的。

只是这大获全胜的背后,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周黎蘅特意去了趟太医院,一点细节都没有落下,讲给林姜听,与她分享这份喜悦,也盼着她能安心些。

周黎蘅到的时候,林姜也已经从太医院听了一些恭贺之词了。

都说卫刃这是一战成名。

甚至传着传着,那北戎王就变成了魔鬼化的人物:据说他生的身高一丈,张口能喷出火光,吃饭都要用大周将士们的肉下酒。

听说这样人,居然被大周的一位少年将军打的望风披靡,直接一见面就转头而跑,自然让大周人自豪喜悦。

--

连周黎蘅见了林姜也先道了句恭喜。

林姜招呼他坐,然后伸出手指点点桌子:“先把手伸过来,我给你把把脉。听妹妹说,你近来在户部也是熬油似的累,哪怕晚上回了府,也只是匆匆吃点饭,就去研习兵部画出的战事推演图——每夜也只睡两三个时辰,这点儿你怎么偏随了皇上,没随绍王爷呢。”

要林姜从大夫这点来看,大周皇室最好的病人就是绍王爷了:不劳累,不憋气,勤于运动,作息规整,比皇上可听话多了。

在京营贪污案之前,他给朝臣们的印象也只是皇上养大的孩子,故而是皇上的心腹,领龙禁尉守护陛下安危。

而在他与王子腾的一番朝堂拉锯战中,他的做法倒是让朝臣们刮目相看,算是没人再小瞧他这个少年将军。

但那也只是在朝堂上有名,直到这一战过后,他可以算是真正的名扬大周了。

她还是挺纳闷的:这又不是什么武侠世界,绝顶高手对立,望气可知成败,然后一人自知不敌翩然而去。

林姜想北戎王既然能破漠北百年之乱局,重整一个北戎王庭,那定不会是那种浪得虚名,胆小如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