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当场行医

换到现在,估计卫刃的心理就是:“这茶是单给我一个,还是别人都有呢。”

林姜更是忍不住要笑。

她伸手拿走了茶杯,然后另拿出多宝阁上一套,展示给卫刃看:“这才是你素日喝茶用的。”

卫刃这才坐了,然后接过林姜手里的茶壶来:“我来吧,别烫到你的手。”

然后又死盯着桌上的牛乳酥。

林姜轻咳了一声道:“多谢你今早特意送了这盒子点心来,我觉得味道很好才在外头摆着好随时吃,绍王世子来了,总不好不给他用。”

卫刃心道:也可以别给他吃。

林姜这才转身,从内间的柜子里拿出一个食盒:“我也给你带了点心,只是你早上来去匆匆,又要当差不好拎着个食盒去,我就先收着了。

“正好你现在来了,先吃两块,等下了值中午再拿了去吃。”

卫刃的脸色立刻就雨过天晴起来。

林姜特意让荣国府大厨房做了几味点心——她发现卫刃虽然是个冷面从武之人,但却很喜欢吃各种奶味的点心,而且跟她一样不爱吃太甜的。

她就把点心要求交给了万能的宝石,果然宝石给她妥妥帖帖准备了一大食盒各类牛乳点心。

也是林姜现在入宫入习惯了,门口的守卫们好说话,否则这么多吃的她还带不进来。

卫刃揭开樱桃木的食盒盖子,就闻到扑鼻而来的奶香气,再看都是自己喜欢吃的牛乳类点心,再冷的脸也变得春风拂面起来。

他每样只珍惜地尝了一个,就盖上盖子让林姜帮他收起来:“带回去就被他们抢光了,就放在这里吃。”

林姜扶额:“这么一大盒,搁两天都不新鲜了。”

卫刃这才痛下决心,决定中午来送林姜出宫的时候拎走,然后光速拎回自己在宫里值班的小屋去藏起来。

其实作为一个孤儿,从小到大没有什么东西一定是他的,他所有都是皇上赏赐的。

大到屋子,小到一草一苗,皆是御赐。

可这盒点心,完完全全是送给他的,是林姜惦记着他的喜好给他的。

卫刃不知道的是,等他回到明正宫后,身后路过的两位下属正凑在一起叽叽喳喳,一个道:“咱们大人今天看起来是不是有点怪怪的?怎么感觉嘴巴有点歪呢?”

另一个无语:“这是笑好不好,什么叫嘴巴歪!”

那一个才恍然大悟:“主要是没见过大人笑啊。”

——

惊为天人。

林姜见到绍王妃的时候,只觉得脑子一片空白。她不是没见过美人的,第一次见黛玉的惊艳之感还在眼前,而宝钗三春论相貌也都是一等一的美人。

可黛玉的美更多是湛然若仙的一种气质,不比绍王妃的美,惊艳无匹,如同破空而来的雪亮电光,让人目眩神驰。

远看根本瞧不出王妃已经是近五十的人,只觉粉光脂艳,不可方物。唯有走近细看,才能发现岁月的公平,在这样的美人身上也留下了痕迹。

明明是初见,偏生林姜还不能露出惊讶之色来,还得强忍着惊艳上前装熟:“臣给王妃请安。”

王妃比她演技可高多了,只笑点了她熟稔道:“给陛下当了官确实气度不同,跟初见时的腼腆小姐比又是另一种风光了。”

转头跟旁边一位夫人道:“嫂子也知道,当日我晕的人事不知,醒过来后看到眼前站了个标致小姑娘,还疑惑这是哪家亲戚知道我不行了,来看我了。后来才知道这竟然就是治好我的大夫,可把我吓了一跳。”

绍王妃的风趣逗得那位夫人笑个不住。

今日绍王府的还愿之宴,不光有十来位晚辈姑娘,还有两位陪客,一位是王妃的娘家嫂子,当朝礼部尚书魏老的夫人,一位则是林姜和黛玉的熟人,吴老夫人。

吴老夫人跟绍王府没有直接的姻亲,但跟绍王妃母家魏家是亲家,魏家有女许给了吴老夫人的娘家——京中许多世家豪门攀着数着就总有亲戚。

这位老夫人见了林姜和黛玉就眉开眼笑的,只等她们拜见完王妃和魏夫人,就要叫她们到跟前来叙话。

在场的姑娘们,也只有黛玉、林姜和荣国府的三春没有见过绍王妃,所以单独上前来请安。

绍王妃一一见过,目光尤其落在黛玉身上,细看了片刻,唇边便带笑:“好,真是好孩子。”

因怕露了行迹,只好放开黛玉,又夸了三春姐妹:“都是灵秀的姑娘。”就命人一一送上表礼。

绍王妃说起话来很爽快敞亮,没有丝毫古板之意。她大大方方道:“今日府里为了还愿,请了十几位大师来诵经,又请了七八个道长来说因果,估计他们又要长篇大论个不住——只怕你们年轻女孩子也不爱听这些,我也不忍拘束你们在这里从神似的站桩。”

“我们王府后花园极清净的,你们姑娘家只管去逛逛,过一个时辰再来,我安排了好玩的带着你们玩呢。”

旁人还未说话,魏夫人先开口了:“王妃的脾性竟还是如同在家一般呢。当年在家时,就是最爱张罗新鲜玩意,带着亲戚们的姊妹和晚辈们玩。”

林姜不由想起:日子过得好,就容易保留年少性情,大约绍王妃一生没受什么磋磨,以至于性情不变吧。

吴老夫人抓紧功夫逮住林姜和黛玉:“自打过年去我那玩了一会子,可也有日子没去了。”

林姜和黛玉不好说自己沉迷于写书,没事儿都不出院子,只好笑道年节下要忙的事情多。

吴老夫人就心疼她们亲人不在身边,叫两个女孩子独立支撑着应酬。

林姜又问吴老夫人近来可好些。老夫人只道:“你放心,自打你年前去针了一次又留了药方药膏的,我这头一回年节下都没发作疼起来。”

说来吴老夫人也是第一次见到林姜穿官服,不由道:“穿上官家衣裳气度真是不同,你这一入太医院医术更好了。”

林姜就笑:“您都把我夸的不好意思了。您但凡有什么不舒服的,只管叫人送帖子到太医院或荣国府就是了。”

吴老夫人再问着黛玉年下可有操劳着,说了好几句,直到魏夫人身边的丫鬟都来催她去听讲经,吴老夫人才放开两人去了,走之前还嘟囔道:“老婆子活了这么大岁数,还用听他们讲因果?我经过的他们都没见过呢。”这才有些不情愿地走了。

等长辈们都走了,剩下的姑娘们忽然将林姜围了起来。

林姜吓了一跳。

主要她们不光围起来,眼神还很热烈,搞得林姜觉得自己像羊误入狼窝一样。

她有些摸不着头脑,毕竟这是她第一次作为姑娘参加闺秀们的宴席——从前在太后宫里,她是带着任务的公务员,与姑娘们都没有说过话。

“小林太医,久闻大名,可算见着真人了!”说话的姑娘看起来跟她们一样十三四岁年纪,只是看打扮,却是个郡主服制。

林姜还不及发问,她就自我介绍道:“我是襄王府的长女周念汝。”

襄王林姜还是知道的,是皇上的兄弟之一,只看这个封号是‘襄助’的意思,就知道这位王爷早早被太上皇踢出皇位候选人的序列,让他老实去当襄助之王去。

而这位王爷也很风花雪月,襄都不襄了,直接躺平开始享受人生。

听说襄王儿女一大堆,庶子庶女的数量俱是赶超皇上,目前还有队伍越发庞大的趋势。还好王妃硬气,效仿着绍王府的规矩,给嫡长子请了世子,嫡长女请了郡主,绝了妾室们最大的歪心思。

这位周念汝就是襄王嫡长女,听她开口就知道不是什么腼腆温柔的小姑娘——也非得如此有些男儿气的豪爽直断,才压得住府里那些稀奇古怪各有心思的妾室和庶妹们。

林姜行了个官礼:“见过郡主。”因这位郡主还没出嫁,暂时也就没有封号,外人只称呼一声襄王府郡主。

周郡主显然是这次姑娘里地位最高的,所以被众位姑娘拱了来出头问道:“小林太医,你的玉容膏还做吗?”

林姜:??

接下来,她在一群姑娘们叽叽喳喳你说我补充的话语中,弄明白了真相:原来,大家都是奔着玉容膏围上了她。

在如今的京城中,玉容膏已经成为了闺阁传说。

齐阳长公主之子脸上伤痕深可见骨(谣言总是夸张的)用过玉容膏后就复原如初,至今仍在京城内斗鹰走犬,呼啸来去——他的脸就是最好的广告。再加上贵妃的求之不得,提前预定,更让玉容膏在诰命与小姐们心中更上一个台阶。

到了她们这个地位,吃穿用度这种生活琐事早就不发愁了,愁的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面子。

京中盛会无数,今日这个阁老过生辰,明日那个王妃过寿诞的,于是京中女人们,上到八十,下到八岁,都不免要外出应酬,各家各府的去露脸。

京中贵妇们的眼睛多尖,八卦传得多快啊。谁要丢了个丑,那真是第二天就传遍了京城。

而年轻姑娘们心气儿则更高了,面子也更嫩:她们谁都有几个手帕交,也谁都有几个别苗头的‘塑料姐妹花’,为了在公众场合压过对手的风头那真是什么心思都能挖空。

谁都想完美无瑕的出现。

衣裳首饰可以尽情雕琢:衣料选最新的,裁剪选最好的绣娘,首饰选最亮的珠子宝石,可是有一桩事是不由人的,那就是个人的肌肤状态。

谁没有出现过穿上新衣服带上新首饰准备艳压众人的时候,发现额头上冒出一颗大红痘的尴尬?谁没有经历过衣饰完美,结果被人指出脸上肌肤干燥,香粉胭脂卡出了纹的窘迫?

动不动跳出来的肌肤问题,这简直就是闺阁姑娘的一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