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4章 谁是大恩人

上辈子的清河王先遇到的人是戚风,所以他才会不可自拔地爱上戚风,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贡献给了戚风,对于别人根本不假以辞色,自己明明比戚风好上太多太多了,但是清河王还是看不见她的存在。

王爷最是痴情,一旦喜欢上一个人,那眼里面就不会再容下另外一个人了,上辈子是她长得像是戚风,但是这一辈子一切都不一样了,是戚风长得像她……

就在孙梓云陷入沉思的时候,清河王却一直在打量着她,看到她表情变化的时候,清河王饶有兴趣地勾起了嘴角来,那双漂亮的桃花眼中清清楚楚地映照出了孙梓云的模样来。

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傻子呢?对于清河王这样的人来说,孙梓云那自以为浑然天成的演技却处处都是漏洞。

真情流露,和刻意表现出的样子是不同的,论做戏,清河王本来就是个中高手,孙梓云又如何能比得上他?

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偏生还认不清楚自己的真面目,真是可悲又可笑。

“京城果然和冀州城不同,若是在冀州城的话,还真听不到这样好的故事。”

说书先生结束了今天的故事,戚风恋恋不舍地将窗户关上,她坐回了戚妄的身边,满脸兴奋地开口说道。

原本戚风便喜欢听说书先生讲故事,在冀州城的时候她差不多已经把那些有名的说书先生讲的故事听完了,其实冀州城那些说书先生的故事翻来覆去并没什么新花样,倒是没想到到了京城来之后,还能听到这样有趣的故事。

戚妄看到戚风满脸是兴奋的模样,倒了一杯茶递到了她的面前,戚风接了过去,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不过想到刚刚听到的那个故事,戚风面上露出了意犹未尽的神情来。

“那个骗子表小姐住到了朱公子的府中,朱公子看样子也没有识破她的身份,对她千娇百宠,甚至还想娶她为妻,这还真是奇怪,既然他对那个救了他命的恩人念念不忘,又怎么会轻而易举地被一个假货所欺骗?”

想到说书先生所讲的故事,戚风想了想还是无法理解。

毕竟在他看来,就算是当时朱公子伤了眼睛,无法看到自己的救命恩人是谁,但救命恩人总归是跟他说过话的,而且朱公子为了能认出自己的救命恩人来,还特意将自己身上的香囊与对方的调换了,有这样心计手段的人又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的被一个假货所蒙骗?

眼见着戚风似乎陷入了纠结之中,戚妄笑了笑,开口说道:“或许那个朱公子揣着明白当糊涂,他想要的只是一个救命恩人罢了,不管那个救命恩人是真是假,只要对方顶着救命恩人的身份,那他便认定对方是自己所需要的人。”

戚风显然没经过世间险恶,不明白还有这样的操作,她瞪大了眼睛,脱口而出道。

“那怎么可能,救命恩人只有一个人,若是他知道面前的人是假的,又怎么能将其当作真的,甚至还对她千娇百宠?这不符合常理。”

在说书先生的故事之中,那个朱公子被塑造成了一个纯良无害的人,他是被那个表小姐欺骗的,因为将表小姐当做了自己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才会对表小姐如此好的。

戚风显然也相信了说书先生故事里的那个朱先生是好人,所以才会说出这番话来,不过戚妄并不介意揭开朱先生伪装出来的假面,让戚风看清楚对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人。

“姐姐你之前也说过,以对方的心计手段是不可能被如此粗浅的骗局所引瞒住的,但凡他派出人去调查一番,也能知晓当初救了自己的人的到底是谁。”

故事之中的朱公子家大业大,派出一个人去查看一下事情的真相对他来说并不困难,可是他什么都没做,就把表小姐迎进府中,还将对方当做自己的救命恩人一样对待,甚至还产生了要娶对方为妻的想法。

“事出反常即为妖,姐姐,你明明也察觉到了故事之中的违和之处,相信我,那些违和之处就是掩藏在假象下的残酷真相。”

戚风:“……”

她还希望故事的最后,表小姐的真面目可以被揭露出来,真正救了朱公子的那位小姐可以与朱公子双宿双栖,结果现在戚妄就告诉自己,其实朱公子什么都知道,不过是因为一些不可言说的原因才将错就错的。

十七岁的少女正是爱做梦的年纪,她并不想将故事之中塑造出来的那个人想得太垃圾,但是戚妄却偏偏告诉她故事的真相到底有多残酷。

眼见着戚风的表情恹恹的,似乎被打击到了,柳惜雨瞪了戚妄一眼,接着拍了拍戚风的肩膀,笑着说道。

“风儿,你可别被阿妄给带歪了,你是不是忘记在故事的最初,救了朱公子的那位小姐一直都没有告诉朱公子她自己的身份,想来受到良好教育的闺阁女子,是不会轻易泄露自己身份的。”

原本那位小姐便没想着要与朱公子发生些什么关系,否则的话,在故事的最初,她就会将自己的身份和盘托出,既然她什么都没有说,想来也是记着家中的教养,为保自己是清誉才什么都不说的。

“既然最开始小姐就只是想着要救人,那之后所发生的一切跟她便没有任何关系,若是一份姻缘可以被其他人抢走,那就代表着对方并非良人,那个假装了她身份的表小姐出现也未必是坏事儿,至少试探出了对方的真心,一个并非真心想要求娶她的男人,丢了便也丢了,没什么可惜的。”

柳惜雨是女子,她自然是会站在女子的角度看待这个故事,在柳惜雨的眼中,故事中的朱公子并非良人。

当初那位小姐救了朱公子,便已经冒了极大的风险,毕竟女子的清誉何其重要?只是为了救人,那位小姐便将自己的清誉放在了一旁,甘愿冒着风险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