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发配 叙州.老七 这杆子有点远了

买活 御井烹香 2666 字 3个月前

这些热情的小贩们,远远地一见到人影就叫卖了起来,但等到行人们走近了之后,他们的叫卖声也为之一顿,望着这些身份显然的旅客们,他们也多少有些不自然地别开头去,仿佛不愿意和他们沾染上关系似的,吆喝声随之断绝了一会儿,才慢慢的、低沉的响了起来,只有少数近日才来立足的小贩,一视同仁,依旧热情地招呼着旅客们,“来点烧饼罢!马上登船了,带点路菜总不会有错的!许久要尝不到家乡味了!”

这句话是讲对了,也为她招来了不少生意,这些客人们虽然此刻要保持低调,但囊中其实并不羞涩,多数都买了一大盒咸菜卤味上船,老七也不例外,他一手背着行囊,一手提着盒子,吃力地摇摆着,蹒跚走过窄窄的长板,登上了位于最外侧的官船,把船票给那人看了,便钻进船舱里,找到了自己的舱位:整个房间大约如贡院中的考房一样,由一个方圆步左右的空格组成,里头有四块长方形的宽板子,这会儿取掉了在外的两块,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下空的座位,到了晚上,把那两块板子放上去,就成了睡觉的床铺。

至于行囊,可以放在板子之下,这个板子再往下还有一层隔水舱,因此并不是特别潮湿,不过,有没有蛇虫鼠蚁这就不好说了,因此船工是提倡大家把吃食放在板子上方的。这样的小隔间,一船大约有七八个,再有一个略大的舱房是通铺,供给船工休息,这样,一艘能装载十余人并一定货物,从叙州直放夷陵的客船就成型了。

这样的长途客船,条件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上,它比不过包船,包船的规格和载货量大概要比这艘船小一些,也是在疏浚航道之前,川内最常见的水路交通工具,一般是一家二人,包一艘船,装货坐人。这样客人的起居当然比老七他们要宽绰很多,但就装载效率来讲,肯定是要低得多了,一般都是官宦人家出门才会雇船,而且一包就是十几艘,浩浩荡荡地,坐着家眷、丫头、护院等人,走一趟光路费就要花大几百上千两的银子。

比下呢,这种客船又要比短途不过夜,或者只过一两夜的客船要好一些,那种短途客船,是没有单独的舱房的,大家都在船舱里,讲究的有凳子,不讲究的就席地而坐,一般晨出暮到,不考虑过夜问题,就可着怎么能多装来的,还有一些晨出晨到的,在船上过一夜,艰苦一点大家也都能应付,也就是俗说的‘夜航船’了。

这样的短途客船,都是不走远的,若是要搭乘它出门,就是要不断的换船,夜里倒是能在岸上过夜,但来来回回搬运行囊也是折腾,况且,还有在岸上找不到宿头的风险,虽然曾经一度是川中比较主流的出行方式,但近年来逐渐不流行了,原因也和疏浚航道有关:原本江路险难,就是不上岸,夜间也是不敢行船的,非得要白天看得清清楚楚时,才能过险滩,既然如此,倒不如上岸住宿了。

但是现在,滟滪堆都被炸毁了,从叙州到万州的航路,便有险峻,也早被疏通,基本上多数航段都可以日夜通航,再加上有些地势实在是不好的地方,已经开始修建船闸,如此船只的通航规格也在逐渐扩大,再加上川中屡经变动,现在出门还能有魄力包下船队的人家,凤毛麟角,因此,日夜都能�写�亩嗖湛痛�晌�酥髁鳎�布负跏俏ㄒ坏难≡瘢�彩浅雒诺穆每停��径汲诵鹬荽俳�岬拇�弧��还��俳�嵯衷谝苍诟闹疲�赡芎芸炀鸵���涑尚鹬荽�嘶崃耍�蛐硐麓位乩矗��砩系挠推峋鸵�哟�-14-安归号,改为叙船-14了。

“别看除了改名,暂不做什么改动,这名字改了以后,促进会的性质也就不一样了,就算不是叙州老乡也能入股……”

老七登船之时,船舱里已经有好几个乘客了,都是坐在自己的‘雅座’里,和邻人搭话,见到老七来了,也友好地打个招呼,说完了这一茬,便有人来询问了,“兄弟,你也是调走的?考了多少分?调到哪儿去?”

“多少分,不记得了,大概是合格了!我调得远——调到虾夷地去!”

“虾夷地这么远?”来搭话的人一伸舌头,看着老七的目光有点不同了,“兄弟,你这——原来的身份不简单啊?那……那得恭贺你!就这还给你考出来了!不容易,不容易!”

毕竟是当过官的,就是会说话,胆子也大,就算是装样吧,可也没有退避舍,而是继续和老七闲聊着,是个能沉得住气的人,一般人,一听说他要去虾夷地,那还不是吓破胆了?——叙州老一波的官吏,现在还能维持官身的很少,因为一个月前的那次吏目考核,严格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摆明了这是卸磨杀驴——

前半年,买活军刚刚执掌叙州权柄,颁布的政策其实还算宽和,虽然清洗了一道,把中兴会的人都清洗出去了,但余下的吏目还是有个盼头在:买活军在这点上是没有怎么歧视他们的,政策和其余州县一样,如果想要留任,那就要通过考试,只是在叙州这里多了一个规定,考试没通过的,永远不许在叙州本地再考再当吏目,这在外地是没有的,但当时也有说法,说这个规定只是从叙州开始,之后还会往各地铺开,大家最后都是一样的,因为买活军把敏朝‘异地为官’的不成文规矩,还再扩大了一点,他们基本上也是鼓励异地为吏目的,因此,除非能通过第一次考试,否则本地的吏目想要再做官,就只能是去到外地再试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