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 风起于青萍之末 仫佬田.土司少爷 酸……

买活 御井烹香 2078 字 3个月前

中原人在西南的势力,主要集中在关卡和卫所上,一旦离开了关卡城市,就全是各蛮族的世界,这个是西南各蛮族的共识了,奢安水西之乱,其实就是蛮族不满意于中原人对道路的控制,想要冲击卫所,把道路拿在手里——这场纷乱过去的时间并不太久,西南也远远不算太平,因此,土司少爷只是漫不经心地听着客商的议论,“如果北边的皇帝把土地送给南边的皇帝,卫所的人也要跟着换吗?还是和布努一样,跟着被送给南边的皇帝了?”

这一点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跟着被送给南边的皇帝,那么,本地的局势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他们倒是希望卫所能换人,一旦换人,就给本地的蛮族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如果能占据下一两个关卡,部族在接下来几个世代里,就不会缺钱花了,光是收过路费就足够一族老小吃喝的!?对土司来说,他们所能想到的也就只有这些而已,但商人们的看法却是不同,他们说,“如果南边的皇帝真的接过了西南两道,那一切可不会和从前一样了——广府道他们是今年夏天打下来的,不过是三个月的功夫,我们从广府道上路回家的时候,沿路已经看到了很多他们的官吏,许多我们喵族的兄弟姐妹,还有徭族的近亲,都已经开始学拼音了——甚至开始修族谱,修史书了呢!”

“什么,族谱?”

这是个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被提及的词,土司少爷也有些反应不过来了,至于史书,这个词他完全没有听过,商人用的是徭语——徭话比较复杂,但和喵族的土话有许多地方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借词来用,但是,西南百族虽然语言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没有属于自己的通用文字,因此,和书籍相关的词汇,也就完全不存在于他们的语言之中。

土司少爷经过仔细的解释,才知道原来广府道的同族人,学会了这种叫拼音的东西之后,就可以用拼音来记下自己的话语,如此,便有了把东西记载下来的能吏。他一时间不禁很诧异——这件事当然不算是坏事,也不是说就令人反感,但是,很显然这是从前的中原官府完全不会去做的事,因为这对官府似乎并没有什么很直接的好处。

“族谱……史书……”他琢磨着这几个字眼,很是新鲜,“听起来似乎不坏……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什么?”

“还有是一些种田的事情,买活军可太喜欢种田了。”行商有些不以为然地说,“但他们种田的办法,我们不能用,因为他们的稻子产量虽然高,但必须每年都买他们的种子,这一点事先是多次讲明白的,所以,我们也不敢把他们的稻种带回老家来贩卖。”

一说到种田的事情,土司少爷立刻就来劲了,他刚刚直起腰来仔细地要听听买活军是怎么种田的,但一听说要每年买新种子,自留种是不能用的,产量会下降,便立刻松了劲。

“那可不行!”少爷说,“我们这里并不是每年都有人来的,如果今年买了新种子,明年不来卖,该怎么办呢?如果外来的种子,不适合本地的气候,产量变差,又怎么办呢?还是自己留自己选的种子最好了!”

喵族人是最喜欢种田的,尤其喜欢种水稻,他们的话可以视为西南百族对新稻种的态度了,客商们也深以为然,“可不是?谁知道什么时候山崩了,如果几年都出不去了,该怎么办?”

所谓的出不去,自然是无法大规模的运货,至于人总是可以走小道的。不过总的说来,西南的生番多数都处于这样的状态:他们只和本族人做生意,平时多数隐匿在山间,往往依赖一个大土司的保护,也向他馈赠一些钱财。居住在深山中,除了本族商人、土司之外,和外界的往来非常少,经常一年也没有一个访客,虽然和安南地区还在刀耕火种的占人比,他们的种田技术要更发达一些,基本已经能够定居农耕,但生活得还相当的原始,可以说是自给自足,对于一些附近有盐洞的部落来说,甚至可以完全不和山下往来,中原的大王怎么换,和这些土人的确一点关系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