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锥处囊中

买活 御井烹香 2610 字 3个月前

曹蛟龙的竹棍,划到了渔溪县下方的敬州这里,指点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小点,这些全是敬州治下的村寨,从等高线地图来看,便是分布在山坳、山谷中零星点点的围屋寨子了,“这里是汉客的大本营,敬州附近,也是山峦起伏,而本地的土番人数极少,山间门寨子全是汉客,距离渔溪县还比我们更近,倘若我们到此止步,只留下渔溪县一个县治,面对水路潮州、汕州,陆路敬州三方面的压力,和买地的交流却只能通过汀江最艰难的一段航道,以及山路连接的话,那渔溪县的压力岂不是太大了?”

“迟迟早早,还是要被敬州重新同化进去,再进入围屋制,这从我们发兵的目的来说,便是完全的失败了——花了这么多钱,死了这么多人,最后还是回到围屋形式,还是水泼不进的团体,对咱们买地的策略阳奉阴违,依旧是重男轻女,私祀魔神……倘若我们买地的政策,无法贯彻进去的话,那么这些地方,还算是买地的领土吗?”

“只有一鼓作气,拿下敬州、潮州、汕州,把整个梅江、汀江和韩江流域完全握在掌心,事情才会有所不同——这不同在何处呢?山川有了水域,就如同人有了经脉一样,周身的气血,便立刻开始流动了,你看韩江入海口在汕州,如此,至少和我们老地的交流,便多了一条水路,可以先走海路运到汕州,再从汕州往上运来敬州、渔溪县,甚至是上溯到长汀县,别看仿佛十分周折,只要是走水路,那就比完全走山路要便宜,运量也更大。第一个,海边可以建盐场,运往闽西的雪花盐可以从水运过来,盐价还能再往下打一打。”

“再一个更重要的,便是水路打通之后,河盗被完全清缴之后,闽西便可以开始种山货了——”

说起来,这还是曹蛟龙在驿站中新发现的经济现象:山民生活肯定相对是较艰难的,但只要经过的人够多,哪怕只是给驿站供菜,都能缓解他们的经济。而现在买地的购买力是如此旺盛——只要见识过云县运动大会场面的人都会有深刻的认识,那么从前因卖价高昂而受众极少,本身也卖不太出去的山珍,现在是否可以在买地田师傅的指导下,大量扩产,同时通过水路往外卖呢?

若说从前都走的是山路,运输压力实在太大,导致没有什么人愿意进山收的话,那现在有了水路,山路的运输便只剩下一部分的情况下,曹蛟龙认为这个贸易链条是完全可以搭建起来的——山民可以在田师傅的教导下大量种木耳、香菇,晒干后,一站一站的集中到汀江港口附近。

比如说,西湖寨比黄金寨更往里,那么黄金寨中的甲某便去西湖寨收购百斤菌菇干,一斤加个一文钱,再挑到下一站林寨去出售,只要确保从原产地到汀江港口之间门,差价不超过十文,那么菌菇干的成本便不算是太高的,而在百姓来看,来回走个山路罢了,养上一头驴,两天便是一一百文的出息,他们为什么不做呢?这就促进了闽西山寨的频繁往来——人多了,又能盘活其余的经济,而魔教最怕的就是这种人员往来频繁的地方,只要有一点不对,立刻就有人密告。包括买活军政策的贯彻落地,这些往来的商户,在政审分的激励下,可都是天然的监督者啊!

而这些山珍干货,要说卖不出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总有些特产,在某地的质量是特优的,如此放排到潮州、汕州去,顺流而下,运输成本很低,就算潮汕没有人买吧,走海运往北方卖,那不可能卖不掉。曹蛟龙是北方人,他很清楚北方有多么喜爱南方的干菜——这没法不喜爱,一年中小半年是没有任何新鲜蔬菜吃的,笋干、木耳干、香菇干、黄花菜干,过节走礼都是体面的,人活世上就是为了一口吃的,只要价格打下来一些,便是小户人家三不五时也会买点回来尝尝鲜的!

“一旦把买卖的循环完全理顺了,那么,这块土地和我们买地,便是血脉相连,彻底融为一体了,绝不会再出现魔教悄然传播的现象。完全可以如臂使指地使唤该处,再没有‘听调不听宣’的事情。”

曹蛟龙滔滔不绝地说到这里,虽说还有些意犹未尽,但也知道时间门有限,不好再发祥下去了,他所谓‘战争的结果一定在于政治和经济的获利’这个理论,毕竟也才刚刚形成没有多久,再多说难免露怯,擦了擦额角的汗珠,也是笑道,“与其说是因地理而必取敬州、汕州,倒不如说是因经济而必取,不论花费多少时间门,总是要把这几州全取下来,如此方才能够把韩江流域形成买卖上的一种循环——”

“经济内循环。”

他背后有人接话,曹蛟龙回身一看,不知什么时候连长居然来了,忙站直了要敬礼,连长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拘束,望着他笑道,“有意思,我刚才一路过来,大多数兵丁都是从敬州是汉客大本营,围屋极多,要毕其功于一役的角度,来论证为何此战必取敬州,只有你这个小曹,更深了一层,还算起经济账,甚至连产业链都帮闽西山区设计好了——你这是从何处得来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