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有媳妇吗?

买活 御井烹香 2326 字 3个月前

这是一件非常现实的事情,结婚难,但是人们普遍想结婚——娶妻生子,其实重点不在于妻,而在于子,在于要有一个能养老的后代,否则,到老了谁来管你?这年头不论男女,对于结婚生子都认为是一件必做的事情,理由就在于此,没有孩子,那就要一直劳作到死——这还算是好的,若是很早就失去了劳动能力,干不得重活了,那么,没有人养着,生存便成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因此,孩子肯定是要生的。

一个男人为了要娶妻出去闯荡,这是再正当不过的理由,如果他还能为家族的繁衍考量,黄夫子就确然连一句反对的话都说不出来了——现摆着的,下南洋,若是发大财了,那不必说了,大丈夫何患无妻,便是发不了财,若能在南洋安顿下来,至少也是庄园里的管事,前程不会比这个更差了,毕竟还有宗亲可以依靠那,哪怕就做个农户,那也是华夏国的农户,知书达礼的,不比那些茹毛饮血的土人强?就不说三妻四妾了(南洋也要列入买式管理的),娶个土人老婆,总不成问题了吧?

“年轻人,出去闯一闯也是好的!”

他便转了态度,开始尽心为黄二郎筹划,并且去翻出了多年前写的老信,从那凌乱的字迹中,努力琢磨着黄氏宗亲在苏门答腊的落脚点,“这个地方好像叫做……棉兰?哎,当时说的都是土话,写的字也难懂,你们若是要去投靠老亲,最好拿着信去衙门里问问,若是能由衙门牵头,找到对面的机会也大了几分。”

得他松口,黄二郎心下便是一喜,忙道,“多谢叔公费心了,若是能重新联络了这一脉老亲,也算是给族内丰富了谱系,以后我们黄家儿郎,也算是多条门路了!”

“现在可不兴修什么族谱了!”黄夫子唬了一跳,忙道,“这话再别说了——可知道头前出的那个案子?便是按族谱算的亲戚,株连治罪!现在各族都在烧族谱呢,别说修谱了,只剩下一两本也都紧紧埋藏起来,万不敢被别人看到了,否则若是出事,真按族谱株连,你我岂不是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讨不了好?”

闽南、广府一带,是全天下宗族势力最强,抱团也最紧密的地方,这也是有来由的,有些事,譬如说出海闯荡,必须要拉帮结派,大家抱成团才能在严酷的海外生存下来。黄二郎其实很不解,为何买活军如此反感宗族——在他看来,就算烧了族谱,分了小家,亲戚关系还写在心里呢,不过是表面功夫罢了,难道分了家就当真不认这门亲了?

不过,他这个人有个好处,就是不求甚解,不认死理,小事上很听得人劝,一听黄夫子这样说,立刻唯唯诺诺,露.出了一副受教、感激的模样来,哄得黄夫子心花怒放,这才取来了泛黄的信纸,小心袖入橐中,从黄夫子家里告辞出来,径自去港口寻了他相熟的好友华阿福,和他一道商议,“现如今,已经串联起了百余人,一船是够得着了,也有了老亲的人脉指引,不算是两眼一抹黑,余下,便是要找船了。”

出门闯荡便是如此,再没有现成的,万事都要拍脑袋自己去想辙,这帮单身汉中,有黄家亲戚这样自以为在老家没有奔头,难以成亲的,也有想去南洋发财几年的。

还有些的想法更□□——在泉州拿不到好的职位,去南洋做个教书先生,做个小吏目,总是能考得上了罢?

总之,人齐了是容易的,也多少都有些积蓄,可以凑钱买物资,但船还是个很大的问题,这样长途航行,川资必定非常昂贵,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支付得起的。

因此,二人坐在一起商议了半日,觉得光靠自己,还是无法成事,便约了第二天去衙门里问问,有没有什么惠民的政策,能够照拂一下他们这些愿去南洋闯荡的‘光复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