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黄小凤异地就学

买活 御井烹香 2740 字 3个月前

但也不是没有忧虑,在马车里的大家对鸡笼岛都有自己的印象,尤其是车子到了泉州之后,那里有一些学生,他们的亲戚去年就去鸡笼岛了。“那里气候虽然好,但几乎什么都没有,肯定是很苦的。这五文钱我们拿得真是不亏。”

来鸡笼岛的学生有男有女,学什么的都有,机械专门学校似乎还不算很热门,男丁多是去当水兵,去学农,而女学生们很多都和黄小凤一样,是被动分配到机械专门学校去的,共同的特点便是算学很好,而且心灵手巧,有些女学生很夸耀自己的女红,“可惜买活军这里并不看重这个。”

要说吃苦,黄小凤对自己的忍耐力没什么底,她不算太娇生惯养,但也没有真正地过过什么苦日子。用她有限的经验来衡量的话,那么黄小凤并不觉得这一轮赶路有多苦,和家里肯定是不能比,但晚上能睡在驿站里,床铺上没有什么虱子,不必又剪短了才留长一点的头发,她觉得就不算是太吃苦吧。

能住在驿站里,是因为她们的路费是衙门给出的,三元县现在和以前比要繁华了许多,商队来来往往,运的都是各式各样的货物,这些运货人晚上都睡大通铺——图便宜。运货的人,在路上一文钱都算是成本,自然会尽力地去削减,不可能去住什么单间,他们对骡子比对自己还要好些。

在吃食上也差不多是如此,黄小凤的吃食在买活军到来之后,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白米饭可以尽力吃饱,还有加餐,一顿能吃一个蛋——便是账房,以前也没有顿顿吃肉的道理,三两天能见次荤腥已经算是极好的人家了。

买活军每到一个县,第一件事是忙农务,第二件事便是忙着开养鸡场,过上三五个月,鸡蛋便到处都买得到了,白米的价格也跟着被打了下来。一般的百姓,到这时候已经开始‘我们买活军’、‘我们买活军’的说个不停,而黄小凤当然也喜欢吃鸡蛋,当然也对‘我们买活军’的养鸡场抱着极高的好感。

在路上,他们吃的没有在家好,但又比买活军来之前更强一些,一顿能吃两个大光饼,还有卤肉配着,晚上在驿站里,也能炒个鸡蛋来吃,吃完了还要签字,证明今日的餐标没有弄虚作假——很多人都是在签字后才开始对‘餐标’这个词发生兴趣,开始研究他们每日里的餐标。如果不签字,哪怕是吃糠咽菜,只怕也觉得是旅途中常见的事情,不会有丝毫的怀疑。

到泉州之后,本地的教育主任把他们这些专门学校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请吃了一顿饭,这顿饭是很豪华的,不但一人一个鸡蛋,而且有肉——鸡肉随便吃,虽然依旧是鸡,但也很可以看得出买活军爱护学生、重视教育的风气。随后她们便上了船,黄小凤直到此刻才觉得旅途的确有一些辛苦,因为去鸡笼岛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在船上大家只能不可避免地住了大通铺,唯独的好处便是女学生单独一个船舱,至少相对都清洁一些,也不必太担心钱款的安全。

但不论如何,在吃食上也是没什么亏待的,一顿一个鸡蛋,总是能够保证。黄小凤觉得,虽然她从小到大也没有饿过肚子,但她还是由衷地觉得——只要吃上的待遇能保持,那么,在鸡笼岛这里哪怕是要住帐篷,总也是能克服的。专门学校要上三年,忍耐三年其实想想也还好呀!总是比嫁人好,从前买活军没来的时候,一嫁人就是一辈子的事情,那时候不顺心,可得忍一辈子。

当然,三年之后的事情,黄小凤是不会去想的,她会不会喜欢机械这个专业,也根本不在她的考虑之中,被安排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在百姓心中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毕竟这还是百业各有籍贯的时代,衙门觉得你可以做机械师,那就试着去做一做呗。黄小凤的同学里至少八成以上,对于她们要打交道的机械没有丝毫的概念。

过了关口,被带到浴室里去洗澡剃头——虽然只坐了两天船,但船上还是有跳蚤虱子,她们被咬了好几个包,虽然这在以前也是常有的事,但干净了一年多,便觉得这虱子包很痒了。黄小凤很顺从地剃了头,熟练地戴上早就准备好的裹头巾,和三元县偶尔能见到的畲瑶蛮一样,因为在三元县就剃过一次,早习惯了,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实际上现在三元县街头也有很多光头、寸发女娘,别人看都不会多看一眼,完全已经习以为常了。

从澡堂出来,大家便很熟练地列起队伍,等待着人员集结后,统一去教谕处报道,再一起去衙门领铺盖,分配宿舍。这都是专门学校来接人的干事在路上讲解过的,现在干事也不知去了哪里——他一路都不肯吐口说太多住宿条件的事情,便使得大家多少都有了些领悟:大概是要住帐篷或者茅屋了,水泥房是别指望了。

从码头往内,一路都是灰土,处处可以见到工地,黄小凤虽然接受了住茅屋,但也不禁暗自期盼着三年内能造好学生的宿舍楼——也不求是什么水泥房,正经的木屋如果能建一些已经是心满意足了,或者吊脚楼也可以,她完全没缠过足,可以爬吊脚楼的陡梯子。

“小凤,快看!”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身边的同学突然扯了扯黄小凤的袖子,兴奋地指点着远处,“那就是蒸汽机吗?那,那就是我们要学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