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从来未有的新戏(下)云县.卓珂月 ……

买活 御井烹香 2258 字 3个月前

虽说关系处不好,但稿子展却很顺,他们两,文功底是不用说的,又多有接触基层的经验,卓珂月因为是男老师,之前几个月经常被发配去乡下课,虽然乡极力款待老师,不算太吃苦,但到底也让他接触到一底层民生,张宗子也不必说,从鸡笼岛回来,做好几篇垦荒的深度报道,对于农户的生活,两都不像以前那样一所知,只能闭门造车。

有生活经验,也是很关键的一点,再者这故事结构简单,只需要往填充物对白即可,须酝酿曲调平仄,调整唱腔,写得比以前快得多。张宗子和卓珂月每日能写半日,他们都选在早思维最清楚的时候写作,下午去班,每日早的度比之前快不知多少,这东一旦开窍,便丝毫也不觉得难写,而且对于创作新版式戏目的顾虑也很低——大不不署真名便是,和那天一生一样,若是广受欢迎,得到士林的赞誉,再揭破身份,若是被士林抨击,那……反正也不会坠张、卓两家的名声。

此,吃七顿猪油拌粉,又吃两顿鱼丸面,三四顿烤脆饼抹辣椒酱,卓珂月忽然早想吃肉,他们又晨跑到钱街去吃几天炖罐面,此半个月下来,这天早吃煎粽子之,终于将这《何赛花巧耕田》给写完,又再三审阅,自觉已法改易,二便合力将抄录几份。

张宗子携中的一份,来到编辑,将寄给云县衙门——他知道谢六姐之前短暂去一趟,似乎是视察榕城去,前阵子已经回到衙门,这几日早晨跑时,偶尔还能见到她的身影在军士之中闪烁:谢六姐的速度自然是第一流的,军士们若负重,她还可以跑在前列呢。

此前他也有收到风声,听说买活军在和议达之,有大动作要宣布,因此徐子先、李我存几个先生最近都忙得不可开交,大家都以为是《华夏万年历》要发表,但张宗子毕竟是采风使,私下得到消息:谢六姐可能会乘势公布道统,今正在加班加点编写教材,徐大便正是去帮她的忙。

公布道统……若是从前,张宗子还指不定多兴奋期待呢,现在却因为长久没有好生休息,每日班写稿,下班也在写戏的缘故,累得不,只想寄稿件好生休息几日,等谢六姐那边的回音——他连向沈编辑刺探吴江动向的思都没有,只是两眼神坐在桌前,望木桌面压的玻璃板发呆。

“张采风使昨晚没睡好吗?”

周去外拿邮包来时,便随口问一句,张宗子打个哈欠,摇说,“没事,把信拿来吧。”

——自从谢六姐的那篇《答疑》之,编辑便开始批复投稿信件,因此邮件往来比之前骤增许多,而编辑们虽然一开始大为不满,但很快也找到一丝批复奏折的乐趣——在信件圈圈点点,写下批语的快感,居然不亚于自己的文章见报。而周、洪等编辑的能力,居然也在批复中得到不的步,因他们要找『毛』病,便一定要吃透文章的内容,此认真多读文章,本身对于语感的培育便是很有帮助的,各种典故,也在不知不觉间便沉淀在记忆,今虽不说口章,但对报社一般的通讯稿件,写来也比从前要耐读精炼得多。

“今天不止来信要看呢。”刚是周去接的信,因此只有他知道来路,一边拆信一边就说,“要先看六姐写的《政治.第一册》的草稿,而且还要今天内写读感交去,好像还设计什么调查问卷……”

他的语气轻描淡写,但办公桌前,沈编辑和张采风使的却都猛地抬起来,“《政治一》?”

“道统……终于公诸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