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从来未有的新戏(上)云县.卓珂月 ……

买活 御井烹香 2774 字 3个月前

虽然并非官方示意,步也比张宗子、卓珂月要晚,但胜人多,而且他们也有通天门路——又还有女娘写,这肯是投合六姐胃口,而且速度还快,张宗子上次去刺探沈编辑,沈编辑,大概已是快完稿了,正找戏班子。而这让张、卓组合进度上大为落后了,怎能让他们不着急呢?

吴江沈家、叶家,都是世代书香名门,戏曲上名声更盛,到写戏,张宗子和卓珂月名声上真不占什优势。卓珂月虽然也是仁和卓氏名门,但卓家他以前,也没有什有名戏曲大家。而沈编辑之父便是吴江戏曲宗主,论江湖地位岂是一般人能比?张宗子这里,只占了一个优势,那是他人身处周报‘体制’内,有采风使这个职务,素材来源是要比沈家更广泛,不过也因为素材太多,光是故事框架卡了一个多月,迟迟未能稿。

一开始,卓珂月想是写一个常见战『乱』重逢子,认为这买活军处是非常有市场,应当能受到百姓们欢迎,因为此地确饱战『乱』,却被张宗子否决:“这里上次遭兵灾都是二十年前了,买活军出兵静一向不大,而且也不掳掠百姓,哪来战『乱』?再,因战『乱』而分离,军队岂不是成了『奸』恶?有你这吗,受六姐吩咐写戏,把兵写成『奸』角?”

啊……卓珂月买活军这里毕竟时日尚短,很多事上思维方式还是转变不过来,闻言也是一阵尴尬,又矫枉过正,提出不如改编《我买活军做水兵》,张宗子也不同意:“这个对舞台要求高,六姐希望能找那种田间地头也能演,社戏那种,不需要太多行头,而且剧情要让村里人也感兴趣,村里人又没当过水兵。”

卓珂月倒觉得村人即便没当过兵,对水兵生活也一是好奇,不过对具限制,确让水兵戏受了影响,来框架这又废了,如此已浪费了好几个故事。现新故事只确了人物身份,要是个农『妇』出身女娘,又高又壮,到底是什职业,有什故事,都还没想好,更还有一点明显劣势,那便是卓珂月音律上虽有天分,但并不自信能和沈君庸这韵律大家比较。

“如今沈家戏曲社,南音素来是强项,北曲也有沈君庸这个兼两家之长大家,到时候新戏出来,即便我们立意更好,光听唱腔也是不如他们。”

今日张宗子不出门采风,卓珂月也要下午才上班,因为要写戏缘故,他这阵子不上学了,吃完了拌粉,一边喝豆浆,他一边和张宗子分析,“还是要先刺探清楚,到底他们是南音还是北曲,若是写北杂剧,那我们写南曲,他们若写南曲,那我们写北杂剧——怕怕他们写南杂剧,那我们真没什路,恐怕是要输了这第一筹了。”

卓珂月虽年少自负,但不至于自欺欺人,晓得论音律是不如沈君庸,到这里,也不由叹,“唯一能胜过,便只有故事,这还要抓紧,我听君庸兄,叶仲韶已给冯老龙写信了,他若一来,故事上我们还有什路?冯老龙传奇故事是不消了!”

来去,张宗子和卓珂月,不但年纪较轻,积攒不足,而且人数也少,不像是沈家一大帮亲戚互帮互助,卓珂月也不由催促张宗子,“平子、介子等人,何时能来?便不能一写戏,摇舌鼓吹也壮些声势,我这里也要给家写信了,如没有帮手,我等几乎必输无疑!”

到拉人,张宗子原是一脑门晦气,他为了此事,不惜拉下面子哀求沈编辑传授心得,是沈曼君办法他不上——张家对他云县行踪一清二楚,不过今日来他很轻松,“快了快了,上回信来,十月里安排身,非但兄弟们来,连姐妹侄女们都来一批,应该直接到榕城居上课,房子都买好了!我们估计过段时间也会跟着船队一迁移到榕城去。”

一方势力家之初,肯伴随着不断迁徙,云县这里地盘有限,盛放不下,也是大家共识了。卓珂月点点头不以为意,这才有了一丝欢喜,“第一戏是赶不上了,如此还能赶一赶第二戏,或许能和沈家人比比。”

“第一戏也未必不能比了。”张宗子把杯子里又香又甜豆浆喝完了,这才慢悠悠地,“珂月,我这几日一直想一件事——音律格调不如,要不然,索『性』抛却了,全不要……我们写一出无格律戏,你怎?”

卓珂月疑『惑』,“你是,如临川派一般,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语?”

“不不,便是连音律都不要了!”张宗子摇了摇手,边想边,“不唱了——至少是不以唱为主了,都是宾白……仿若白话一般,来讲一个故事……叫它白话剧,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