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军坏事做尽!

买活 御井烹香 2513 字 3个月前

“再者,买活军行至此刻,只绑架了张家小儿一人,可见其中必有缘故,此事当时所见者众,稍后几日,待更多消息传到县里,事态当更明晰,不必只听信他陶鸣凤的一面之词——不过,既然是云容你的同年,且张家在地方上也一向是厚德明理,其子嗣还是要设法搭救。”

“我华亭士绅,更该展现士气,方才能让贼子知难而退,不至于掳掠地方。”徐大人说到这里,略顿了顿,似也在做决断,片刻后方才叹道,“他们前日离开武林府,算计着这两日也该在我们华亭登陆了。其要补充食水,靠岸的位置,必然会泄露给百姓知晓,我徐家愿出五十庄丁、族人,将港湾围住,只放开通道许本地人出入,另派我家劣子二人,设法周旋,试探能否赎回张家小儿,以全云容你同年之谊,如此,至少让买活军看到我等守卫华亭的决心,令其不敢造次,各位所见如何?”

徐子先虽然以名望居为士绅之首,但他一生为官清廉,名下田产不过数百亩而已,还多是族人寄托在他名下的,实际上并不属于徐家,这五十庄丁,已经是徐家几乎全部人手。他竟肯全部派出,自己留守毫无人手的农庄,这令众人均是不由感佩不已,纷纷慨然道,“如此,我愿也出二十庄丁,并附银二十两,以壮胆气!”

这二十两其实大多都要打发守军,小部分才给庄丁,不过也是聊胜于无,其余士绅,闻言也是出钱出人,不片晌便凑足了百余壮丁、二百多两银子,又各自定下了策略,还是以稳为主,能吓阻了买活军那就最好。

潘知县虽然绝不会亲自去见买活军的人,为他的同年斡旋,但对徐子先的策略,也是满口赞成,更是拨出了一百名守军,这样一来,把守港湾的人手便有二百名,不论是帮着搬运货物,还是吓阻买活军上岸,都至少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掌握一些主动。众人也略略安下心来,各自回家收拾了行囊,前往县城安顿——虽然很钦佩徐大人的智勇,但他们是绝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的,华亭县这里,便是富户,也不会给自己的农庄修什么高墙,留在乡下庄子里,完全只能听天由命,难道遇事还要往佘山跑吗?自然还是要住在县城里,才能降低被绑架的风险。

如此过了几日,城里果然流传起了买活军靠岸的港湾——自然是在金山那里,距离法华汇其实还有一段路的,华亭县便有许多百姓事先打鱼杀猪,简单地熏一下,又用买活军那里的盐腌制起来,准备卖给船队,好在现在天冷了,能放得住,若是天热,便非得做得很咸才能避免生蛆。

“见到船了!”

这几日,天天都有人到海边去眺望天际线,顺便从事一些简单的营造工作——买活军在华亭不会停靠已有的私港,那么此时唯一的观测方法就是派眼神好的人去看天际线,用眼神来捕捉帆影。而去都去了,平整一下沙滩,准备些木板运货,也都是顺手的活儿。

“船来了!”看到十几个小黑点出现在天边时,便有人跳了起来,冲出沙滩,上马回城报信,途中还在徐家库停了一停,很快,全副武装的兵士,便和挑着甜水、青菜和鱼肉的村民混杂在一起,顺着官道陆陆续续地走向了城外野地。

因为要靠风的缘故,船行速度并不是很快,等到这里的人员逐一就绪,那边的船队才堪堪靠近,一切和海宁时差不多,都是船队在远处抛锚,而一艘小舢板先来探路。

或许是因为在船上时便观测到了岸上的光景,这一次乘船来的买活军脸色不太好看,隔得很远便不再往前划,而是拿起他们那个特产铁皮大喇叭,大声问道,“这么多人围在沙滩上,什么意思?”

在场的商铺管事虽多,但因为徐家二公子在场,便公推由他出面交涉,徐家二公子壮着胆子,将手合拢在嘴边,喊道,“我等并无歹意,只是护卫乡土,防止入侵,生意还是可以做的,尽管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