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张秉忠与黄来儿

买活 御井烹香 2427 字 3个月前

现在还没有被逼到起义这一步,而又天性大胆的张秉忠,不由便萌生了一个想法:这天下似乎还没走入绝境,似乎还有一处可去,那便是位于江南闽境的买活军。

不如……

#

“黄来儿,打水饮马去!”

就在年轻的张秉忠正在寻思着《买活周报》,亟欲一观时,在延绥镇不远处,银川驿内,一名和他年岁相差不远,也约是二十啷当岁的年轻驿卒,正在伸着脖子偷看着客人手里报纸,仔细看着其上的图画,听到驿丞的呵斥,方才连忙走向屋外,一边打水,却一边依旧伸长了耳朵偷听客人的对谈,“买活军那里的钱倒是真的好赚。”

几个商户也在议论着去买活军处行商的事,“那里的盐便是足足的好了,又便宜。只我们这一路过去,路费实在贵!又是去南方,也怕地气吃不消。”

“是,都没坐过船呢,若是害病怎么得了?”

“瞧,这驿卒身上穿的都是买活军的毛衣。”

黄来儿不由得便扯了扯毛茸茸的袖口,暗道原来这就是毛衣——他原也没有,是老驿丞穿着实在大了,又躲懒不愿出屋,要他帮助做活,这才做人情给了他,果然挡风温暖,原来是朝廷从买活军处买来的。

那处当真是什么都有么?

二十出头的黄来儿还没有起事的野心,也还没有经过太大的挫折,他刚得了驿卒这份工作没有多久,和老驿丞相处得也还不错,正在筹措着是否能够娶个妻子,不过,他在驿站做事,消息到底灵通,这半年来频频听到的买活军这三个字,已经足够引起黄来儿的好奇心,让他在心中燃起了一个念头——既然那处那样好,将来……是否有机会能去看看?

便是暂还不能去看看,倘若能学些字,又或者是学会了请教客人得知的,报纸上的拼音,那么传信时是否便能自己看看这份买活周报上到底都写了什么?

也是上次去米脂时,听人说过,有人已经能认识了买活军的拼音,令人颇为羡慕,要不下回去送信时且先打听打听,若是简单些,能在一日半日内学好,那也不差……

“贺小弟!”

“喂,袁文质,回来,有事叫你去办!”

黄来儿和张秉忠并非唯二两个受到了买活军鼓舞,对买活军发生好奇的年轻人,在这片饥寒交迫、荒败不堪,偏又屡起灾病的关陇大地上,现在正侧身于贩夫走卒之间,无知无觉地享用着人生中最后一点太平时光的年轻人们,或多或少都感受到了远在江南一隅的买活军所荡漾出的余波,他们吃到了买活军卖来的劣质大米和土豆干、玉米粒,穿上了买活军的毛衣,也对买活军的拼音发生了好奇。更和川蜀的三德一样,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渴望——

买活军好像什么都能,那……他们能来我们的老家看一看吗?若是连这样的老家都能救得回来,那每,说那谢六姐是神仙降世,恐怕也未必就是假了吧……

大多数人并不会被这样一点模糊的好奇,驱使着去往千里之外的他乡,但也有大胆的人,他们从饥寒中出发,将困顿的故乡暂且抛下,怀抱着一点点明暗不定的希望,就像是星星点点的火花,从关陇各地,往南面艰难而又缓慢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