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35章 裴无寂

贫僧 时镜 2779 字 3个月前

禅院清净。

菩提树影婆娑。

雪白的僧袍,在这夜色中也如玉一般呈现出一种奇异的亮色,随着他平稳沉静的步伐,无声地摆动。

走过了铺满黑暗的台阶。

经行了雕满佛像的高墙。

穿越了刻满佛经的碑林。

一座座经幢,好似一尊尊伫立的佛陀,他则低眉垂眼,自祂们之中经过,带着满心不为人知的隐秘,也带着满身不为人知的罪孽。

本想回禅房。

可这时间,却无法避免地想到了山下那竹海之中的竹舍,竟又觉得脚下沉重,实难再迈出一步。

抬首看时,眼前是一座高高的佛塔。

“咚,咚,咚……”

有敲木鱼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于武学上超绝的修为,赋予了善哉极其敏锐的五感,所以在听见的瞬间,便已经判断出这木鱼声声,是自这佛塔最底层下传来。

七级浮屠。

上头挂了一道牌匾,字迹已经有些斑驳。

但僧人不看也知道,上头那两个字写的是什么。

业塔。

这一座佛塔的名字。

业者,孽也。

罪业,罪孽。

他在外面站着,听了这木鱼声许久,也未挪动脚步。

有风吹来。

寒夜里的层云在天际移动,也不知过了多久,被遮盖的月亮终于露了出来,却因为阴霾的雾气,显得有些朦胧。

在那薄薄一层清辉洒落在佛塔底层大门上,透过那门缝照进去的时候,里面终于传来一道苍老又嘶哑的声音。

“何谓心中众生?”

善哉微微怔然,却答:“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

里面那声音又问:“何谓真度?”

他答:“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那自性自度,又当何解?”

“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疑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疑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

论佛法,他是禅院中的第一。

里面那苍老的声音听他如流的对答,久久没有言语。直到善哉以为他不会说话了,才传来了一声有些沧桑的笑。

“烦恼无边,法门无尽。智越高,慧越深,烦恼越多……”

人都称他为“慧僧”。

盖因他过目成诵,不管武学还是佛法,都是一点就通,甚而无师自通,仿佛钟天地之灵秀气于一身。

佛门中,向将他这等人,看作佛陀转世。

可他觉得,自己也不过是肉体凡胎罢了。

业塔乃是古塔。

相传六祖慧能便是在此塔之中,入定十日,堪破红尘俗世,明了大乘佛法,从此烦恼尽除去,忧愁不随身。

如今这塔中供奉着真佛舍利,守塔的则是妙字辈的高僧。

妙无禅师。

算起来,是缘灭方丈的师伯,镇守此塔,供奉真佛舍利,已有三十多年了。

相传他曾杀过很多人,造下无数的杀业,后来虽积德行善无数,然内心不安,便常年在此塔中,念佛诵经度日。

善哉注视着那一道门缝,却看见那门上投落了几杈树枝的影子,于是一回眸,便看见了旁边不远处栽着的一树无忧花。

但没有花。

天机禅院虽是地气所聚之地,可这时节也冷,只能看见树叶褪尽,寒枝萧疏。

他静默了良久。

也看了这花树良久。

然后才低眉,问出了那盘旋在他心底已久的疑惑:“弟子愚钝,心有魔障。却不知往昔师祖身如红尘,所缘何故,所出何因,所起何心?”

里面有笑声传来。

过了一会儿,才是那苍老得近乎腐朽的声音:“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月色朦胧。

业塔内外,都在一般的昏沉中。

这一夜过去得很快。

沈独没有停下来休息,一夜都在行进,都在赶路。从山野到高原,又从高原,进入了一片熟悉的崇山峻岭。

云遮雾绕,飞鸟难度。

间天崖那险峻的孤影,就在黎明微薄的光芒里,犹如一把倒挂的弯刀,天然透出一股凌厉,又不禁令人感叹天地的鬼斧神工。

谁都知道,妖魔道的老巢就在这里。

可数十年来,没有任何一支势力能攻破此地。

真正的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势极高,且山道复杂,不熟悉地形的人进来便会被绕晕,还谈何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