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布局1

续南明 老白牛 2490 字 3个月前

众人议论着,有人羡慕直属庄民生活,希望以后自己成为内中一部分。

听说杨相公将这一片划为新安乡后,未来打算继续往北往西扩张,再设几个乡,自己还是很有机会的。

有人则沉默不语,他们很羡慕直属庄民能吃饱穿暖,但也知道那些直属各庄管理比较严格,一举一动有若军中,他们习惯了目前的生活,却受不了那种约束。

只是明年怎么办?若这样大旱下去。

就有人言,自己准备秋播前这段时间去采石场、修路队打打短工。有人准备多养猪种菜,有人准备多种些杂粮,大豆山芋什么。有人则准备多收集些硝土,反正多是围绕直属庄民的供需。

曹子仁听着众人议论,心中也是犹豫,按他心中想的,他是有家的,还是想在自己庄中种田的,他弟弟想将他家十五亩地佃给他种,他也是心动的。

想起弟弟曹子贵,曹子仁亦是羡慕,弟弟现在路工队做工,听说以后打算自己开个采石场,言语间极为豪迈。弟媳妇徐贞娘则在家缝作,现一个月收入有一两多银子,听她口气,打算以后自己建个缝作坊。

夫妻二人热火朝天的做事,连夏收时田间麦子都是请人收割,下半年更不种了。

“还是佃来种。”曹子仁想来想去还是这样决定,因为除了种田,他不知该干什么。

不过事先要跟弟弟说好,若大旱欠收,可不能多讨要,而且他准备多种些耐旱杂粮,还有多种些豆子什么的,这些在新安庄都很好卖。

“还是直属庄民舒坦。”但看着对面寿山庄,曹子仁还是忍不住这样想。

……

此时罗山庄民谈论的寿山庄,正处于一片忙碌中。

本庄离罗山庄五里,位二郎山北面山脚,再北二里就是内白马河,是个典型的新安庄统治保甲庄田,有户一百,人口五百左右。

几次与流寇大战,吸纳不少难民后,杨河就决意编设保甲,以十户为甲,设甲长一,十甲为保,设保长一,保副二,为不引人注意,保外称庄,保长称庄主。

所以本庄外称寿山庄,然杨河手中册帐名称:新安乡寿山保(九保),保有户一百,口五百。

寿山庄地理人口比较合适,然有些庄不可能这么完美,编户原则就以十户为准,每甲不得少于六户,多于十五户。保以十甲为准,不得少于六甲,多于十五甲。

然后杨河还设立了保上面的编制,那就是乡镇,划分原则,以十保为准,不得少于六保,多于十五保。

以后还会有县级单位,划分原则,以十乡为准,不得少于六乡,多于十五乡。

这样基本人口,保一百户,五百口人。乡一千户,五千口人。县一万户,五万口人。

当然,这些都是直属庄人口,附属庄,外来商贾人口什么不计在内。

而直属庄全民皆兵,称乡兵,平时又耕种,兵民一体。

不过除非大战动员,否则乡兵只耕种,操练,维持地方治安。

此时寿山庄就是如此,全庄五百男女老少,就投入紧张的开垦,兴修水利等事宜中。

本庄三月底设立,秋播前,要开垦好六千亩地,相应的水利也要兴修好,然后以后他们还有很多事。

一般杨河治下一个标准庄保,会有五六千亩地,一个畜场,一个菜园,一个缝作坊,通往主干的路基也要他们自己搞出来。哪个庄先搞好路基,以后碎石路就优先修往哪个庄。

设庄后,寿山庄民就一直在忙,虽庄中分到一些耕牛、骡子驴子用来开垦,然很大部分要靠人力。

水利队帮修了部分水利,然很大部分,要靠庄民自己完成。

好在各材料石料什么源源不断运来,不需要庄民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