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讲武堂1

续南明 老白牛 1811 字 3个月前

所以各官仍会暂居原职。

不过有这功劳在手,通考之后,如高岐凤等人,肯定会调到某地担任一个符合五品身份的官位。

他走后,会升为七品的县丞刘遵和,说不定就可以接任睢宁知县的职务。

还有邳州知州苏成性,也可以四品的官位风光告老还乡了。

看来看去,倒杨河运气好,一下就有实缺。

苏知州举荐他,邳州正好有这个位子,这个位子还要打打杀杀,没人跟他争抢,实是让人羡慕。

不过在杨河看来,大明的官位不是没有,主要看你愿不愿意背负这个责任。

如现在河南等地,流寇肆虐,一个个城池失陷,当地缺官非常严重,如果愿意去河南为官,就是区区举人功名,要想获得一个知县的职务,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然遗憾的是,到了崇祯十六年,因为无人愿往河南各地为官,当年起,吏部就不再往河南整省派遣委任官员。

所以杨河认为,皇朝末世,机会其实很多,只要表现出能力,自然有人愿意推动你上位。

乱世存亡,生命本能会寻找出路,有人颓废,有人茫然,有人麻木不仁,有人则会奋起。

热血仁人志士其实也不少,他们本能会抱团,寻找武力旗帜,若他们感觉与杨河志同道合,种种力量就会向杨河这边汇聚。不论壮大团体,寻找代言,或是竖立标杆,都会想方设法的推动他上位。

便如黄管事从淮安府城来,就言“河东君”在淮安的盛会时,就极力夸赞杨大人乃当代士子的楷模,还有府城很多人都对杨河两次大捷之事赞誉有加。

他的“汉终军”更在府城内热传,甚至传到江南去。

杨河听黄管事说了一些夸赞的人,竟门类党派众多,有东林党,也有阉党,更有许多奇奇怪怪的小党派。

这代表杨河名声传出去后,很多人已经对他起了兴趣,特别崇祯朝十七年间一直被边缘化的东林党与阉党,更对他起了浓厚的招揽之心。

这可以理解,十九岁就是七品官,而且武功卓著,能打会杀,这样的人才,不论什么党派都是需要的。

历史上东林党更饥不择食,连人渣左良玉都拼命笼络。

杨河稳坐钓鱼台,暂时也在等告身,不过他估计五月份就可以到邳州去任职。

他信奉的也是手中的实力,所以不管外界如何,他仍然有条不紊的练兵造器,特别培训军官。

经过多次扩军,他新安庄普通士兵的操练已经没问题,依着条例训练便可,关键是现在军官的素质有些跟不上,所以回到北岸后,他大部分时间,都是放在讲武堂的事宜上。

……

四月十八日,新安庄承恩街六十八号。

这边住的,就是九爷一家人了,一套带着后院的四合院落,内九爷住正房,边上有书斋。他两个儿子钱礼魁、钱礼爵住东厢房。他女儿钱三娘住西厢房,李如婉也随钱三娘住西厢房,贴身护卫。

但其实久了,九爷也对她若女儿一样看待。

一大早众人就起来,洗盥打扮,特别钱三娘起得更早,因为要为家人烧水,还有打扫院落什么。

好在院中就有水井,取水什么还是方便的。

她还要去伙房端饭,众人吃食堂,有人喜欢在食堂吃,有人喜欢端回家吃,九爷一家人就喜欢端回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