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周边

续南明 老白牛 1708 字 3个月前

睢宁也不算很小的地方,然只有六个官,每个官都很贵重。

田师安轻声在旁介绍,刚才招呼的是某某某,又某某某家掌柜,杨河微笑听着。

心中却在想:“到时宴会,这些人礼金备好就行,自己招去流民,为他们解决了大麻烦,岂能不敲他们一笔?”

……

很快到了东门“崇文门”,睢宁城池布局的就是县衙在东北隅,离城墙不远有常平仓,东南隅是文庙与学馆,周边都有大量的湖泊水塘,各小巷沿着大街湖边蜿蜒。

东北隅、东南隅砖瓦屋会多一些,这些四合院多建在台上,可以防患下洪水,然后城池东南角处还有水门。

从瓮城出去,有东门桥,也是吊桥,桥附近有孝节坊与武庙,还有一家联义书院。

东门是前往宿迁的主要通道,这边从城门到圩门间略宽,约有二百步左右,内中的建筑,相比北门那边也会好些,当然,在杨河看起来都是脏乱差。

很快,他们登上东圩门,田师爷颇为热情,为杨河介绍周边。

面对杨河时,他也没有对别人那样的冷脸。

杨河急切巡看城池,想必非常符合他的心思,毕竟他的东家是知县,城池若有事,他这个知县幕僚也跑不了。

不过杨河总感觉他皮笑肉不笑的,与他的东家高岐凤颇为相识,怪不得二人会凑到一道去。

“大体这县城的周边,以中线来分,这东面,由北往南处,是水南社、坊廓社、伍分社诸社。西面,由北往南处,是竹城社、师村社、湖山社几社。”

“本县东北南三向也有铺递,北面想必杨大人都清楚,这东面交通宿迁,则有铺递九所。分二路,一路东面直去,走十五里到高作铺,又东走二十里到沙家集铺,再东走十三里到蒋庄铺,就交宿迁界,然后走二十五里到宿迁的小河铺。”

“另一路往东南走,十里到下河铺,又东南十里到铺,又再东南十里到古宅铺,又往东南十里到瓜楼铺,又东南走十里到窝子铺,再东南十里到古堤铺,然后会出县境,再走十八里,就到宿迁的曹庄铺。”

“若是南面,只有铺所一,往西南走五十里到土桥铺,然后分路,一路到虹县,一路到灵璧。”

田师爷为杨河指点,杨河微微点头。

此时他站在圩墙上,虽是圩墙,也算城墙,与内城墙一样,皆由夯土筑成,没有包砖。

二者高度都差不多,高二丈八尺。

然后城墙宽有四丈五尺,顶宽一丈七尺。

站在墙上看去,外间景色尽收眼底。

东门这片算是睢宁的精华地点,有圩门二,分通宿迁两路,二门外都有关厢房屋,虽都短短不到百米,只沿着土路两旁寥寥的一些商铺茶铺,一些小巷子。

但比北门外空荡荡的没有一间屋,却是繁华多了。

然后外间的平原辽阔,也颇有一些村寨人烟,与睢水北面景色颇有不同。

不过杨河也看到这边河叉湖荡颇多,且多与睢河相连通,特别靠近东面圩墙处,几乎一二里内一个个水荡苇丛密布,除了关厢那两片,就很少有大块干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