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读心公主

朱景帝一看就乐了,这些人大多还是锦荣跟在朱景帝身边时见到的,但职务与品行才能都匹配得恰到好处。朱景帝不禁想,难道是小九让金督卫去查过他们了。

不过既然执金令都给了小九,她打算如何差使也都随她,朱景帝也不会多管。

而其中有一人,也是他也属意的,聂重言。

聂重言在圆满完成了江南大业后,也奉旨调回京中,被宣入宫觐见。

“微臣参见陛下。”聂重言郑重叩拜道,

朱景帝见到聂重言,一恍惚,好似三年前那个高中入殿,机敏聪慧的年轻人,不由慨叹道,“这些年辛苦你了。”

聂重言真心道,“好在臣未有辜负皇恩。”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何况朱景帝还是赏识人才的伯乐,不薄情的君王,离去三年还能记得他一个六品小官,将信任交托于他。

等聂重言从宣仪殿出来时,手里还捧着去东宫任詹事的调令。

站在殿外,聂重言脑子里的念头转了转,决定现在就去。

一踏入东宫,聂重言就望见了迎着光走过来,身上的金丝玄绣耀眼得有些灼目,如今已尊贵不凡的人。

聂重言毫无惊慌拘谨,如同在弘州渡口时,落落大方行礼道,“微臣拜见皇太女殿下。”

锦荣唇角微弯,“聂大人,好久不见。”

……

聂重言来了之后,东宫的班底已然形成。

皇太女也开始正式参政,有过之前批阅奏折的经验,皇太女上手朝政也是游刃有余,百官也才真正见识到皇太女的出众能力,也总算明白为何朱景帝会不顾她女子身份一意孤行立她为皇位继承人。

对朱景帝立皇太女的异议也随之渐渐少了许多。

这令一些皇子心中有些惴惴,眼看着木已成舟,在一阵的震惊慌乱过后,越来越多人认可了皇太女的存在。

册封九公主为皇太女的圣旨一下,后宫受到的震动也不小,若非容贵妃养病,恐怕永宁宫的门槛都要被踏平了。

秀丽宫的姜贵妃摸了摸小腹,叹了口气,即便生不出男孩,女孩也是好的。

只可惜当初没能凑成侄子和九公主的好事,否则……如今对姜家也有利。

关于皇太女的婚事,锦荣是不在乎这些小事的,哪怕为了继承人,有皇室嫡系血脉的子嗣那么多,也不一定要是她成婚生子。

朱景帝尊重她的意见,见她心中已有成算,便不会插手干涉。

连朱景帝和皇太女都没说话,其他人更不会傻得出言。

当皇太女的地位真正稳固之后,更多的人是想着与皇太女结交,比起其他皇子,他们对这位皇太女可是了解甚少。

……

继九公主被册封为皇太女后又过去了两月,便到了朱景帝的寿辰。

锦荣准备寿筵时,问道,“可要二哥回来?”

朱景帝微微一默,“让他回来一趟吧,也让他见见你这位皇太女。”

锦荣点了点头,也不多说,

二皇子温玄策,算是众皇子中比较特别的一位了,母妃早逝,还未及冠就封为周王驻守边疆,也就意味着放弃了皇位。朱景帝告诉她,这是老二亲自向他请求的。

这些年边疆的平稳,也多靠他的本事。论朝政才能他或许不出众,但当个大将军,却是绰绰有余的。

朱景帝曾担心过,新帝会因为军权而令老二陷入困境,但若是小九,他就没有任何这样的担心了。

周王回京,

虽然在边关时已经知道了消息,但真正一见皇太女,还是忍不住惊讶。略有迟疑,但还是行了一礼,太女之位,除朱景帝之外任何人见之,都需行礼。

周王心里也没想什么,倒是坦诚,如朱景帝所说,不适合朝堂争斗。

周王入宫见了朱景帝一面后,就回了京中的王府,这些年来周王妃一直和女儿独自在京中,好在朱景帝多有照拂。

周王好奇京中形势,周王妃把自己所知都告诉他了,不过她也一向带着女儿深居简出,知道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