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莱对祝夏一笑,难得不带嘲讽轻蔑,是真心实意的笑容,她说:“小老弟,好好演戏,不管拿不拿奖,你们这辈都前途无量。”
说完,她转身和林韵、傅泽明、其它剧组人员拥抱,独独略过文嘉仪,便走上领奖台。
主持人为王莱将话筒调到合适的高度便退到一边,王莱握着奖杯站在话筒前,大屏幕上是她的特写,她今天穿了一件暗红色的礼服长裙,妆发格外精致,称得上是美艳不可方物,任何想在今天看她笑话的人,都一定会失望。
王莱笑着说:“我一三年入行,算到现在,勉强可以说有十年,这十年里得到过很多帮助,收获了很多喜爱,在此我由衷地感谢各位。”说完,她深深鞠躬,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王莱起身,目光和台下的某一个人对视片刻,继续说:“最近有一些关于我的传闻,借今天这个机会,我要在此郑重声明,我和文嘉仪导演没有任何不正当交易,我们也不存在恋爱关系,以及我宣布,我与工作室已于半个月前解约,从今天开始,我将终止一切演艺事业,再次感谢所有影迷多年来的支持。”
文嘉仪神情平静地看向台上,林韵的指甲掐入掌心。
第八章
王莱是这届金马影后的大热门,早就为今天做好了万全的打算。为了避免被记者围堵,她说完感言并不回座位,直接从后台离开会场,她的助理提前从酒店拿了行李,跟她坐车去机场离开台北。
媒体捉不到正主,当然要来围堵《吹玻璃》剧组的其它人,幸好主办方有心,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安排《吹玻璃》剧组走员工通道离场,才算躲过一劫。
回到酒店房间已经是十一点,祝夏打开灯,把拐杖放在墙边,坐在床上打开电视,屏幕上正在播放金马奖颁奖典礼的重播。
祝夏看这个看了一晚上,正准备换台,兜里的手机忽然震了一下。祝夏摸出手机按下开机键,今晚有不少人给他发消息,最新一条是来自方戎的微信,方戎发了一张非常漂亮的女孩子的照片,问他:漂亮吧?
无论什么时候,美人总是让人赏心悦目,祝夏看了照片几眼,打起精神回复:超正啊!这是你那个大美女相亲对象?
这条消息发过去不到两分钟,方戎的电话打过来了:“我对象更漂亮谢谢,这是叔叔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托人给你介绍的漂亮姐姐,上次你不是说想要个英国女朋友吗?这个姑娘中英混血、现居伦敦、大你三岁、还是你的粉,你们现在异地可以先聊聊,多了解一下彼此,如果双方都觉得不错,明年你去英国就能奔现。”
“是给我找的啊。”祝夏说。
方戎在电话另一边掰着手指数给祝夏听:“是个美人没错吧?据说性格温柔;年纪不比你小,也不大太多;跟你有共同爱好,是电影发烧友;她虽然不是学表演的,但职业是摄影师,你们有希望一起工作。”
每一条都正中红心,祝夏想了下刚刚那张照片,真的是位美人,女孩子对着镜头微笑,气质恬静,无可挑剔。
方戎说:“你不是想谈恋爱吗?恋爱又不是每天嚷嚷着想谈就能谈,不管你们成不成,可以先聊聊,她很喜欢你。”
祝夏听见自己问:“她为什么喜欢我?”
“不是说了吗,她是你的影迷啊。”方戎无语地回答。
电视里还在放金马奖的重播,外放的声音让祝夏很烦,但他没有关掉电视,这种感觉是好像有暴雨要来。
电话那边的人听不到回话,疑惑地“喂”了声。
祝夏看着电视屏幕,颁奖嘉宾大声念出一个名字,全场响起音乐和欢呼,镜头先切到傅泽明,又短暂地切到了他和王莱那边,王莱偏头对他说话,耳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祝夏觉得照片里的女孩子很好,完全是他喜欢的类型,但他却忍不住问:“方叔叔,你说喜欢谁有得选吗?”
扬声器里传来相同的背景音,方戎也在看颁奖典礼的重播,他不知道怎么回答祝夏的这个问题,很多人应该会给出肯定的答案,说当然有得选,但如果真的能凭自己的意志自由选择去喜欢谁,世界上就不存在因为感情问题苦恼的人。
电视里传来持续且热烈的掌声,屏幕上的傅泽明站起身,神情中全是喜悦,即使满座星光他在其中也熠熠生辉。和身边的人拥抱完毕后,傅泽明走向坐在另一边的祝夏,祝夏后知后觉地要弯腰拿拐杖,却被傅泽明一把扶起来抱住。
因为摄像机的角度问题,祝夏哭的样子没被拍到,只看到他跟傅泽明分开后,两个人都眼眶发红,祝夏笑着拍傅泽明的肩膀,傅泽明却不再笑了,他转过身大步走向领奖台,镜头没有拍到他那时的表情。
但祝夏记得清清楚楚,那一瞬他看到的是深觉痛楚的神情。这真是最奇怪最莫名其妙的事情,他明明希望傅泽明高兴,却总是他让这个人难过。
祝夏伸手捂住眼睛,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他不知道是对谁生气,咬着牙骂了一声“草”。
电话另一边传来方戎疑惑的声音:“大外甥?”
祝夏用手心抹掉泪水,却有新的眼泪不受控制地从泪腺里生成,他终于放弃这种徒劳无功的举动,就如同他放弃了长达十个月的自我催眠,祝夏又暴躁地骂了一声脏话,哽咽着说:“对不住,方叔叔,我不找女朋友了。”
方戎没问为什么,也没生气地责怪祝夏耍他,手机里传来打火机响的声音,过了一会儿,他问:“那你还去不去英国?”
祝夏说:“不去了。”
其实从事业角度考虑,方戎也觉得祝夏现在留在国内会有更好的发展。祝夏除了对表演有兴趣还喜欢电影史,所以想申请UCL的Film Studies,但这个专业偏重于理论研究,而他现在最需要的其实是工作上的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