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每家都有一块自留地,但都不太大。
挣不够工分的人变着花样在自留地里种吃的,什么红薯芋头土豆,怎么吃饱怎么种,或是劳力多的家庭,不缺自留地里几斤吃的,会种些好卖钱的蔬菜瓜果,等到收成了,送去镇上供销社换些钱。
老夏家有个大队副书记,除了工分算满勤外,每月还能拿15元补贴,老三成规每隔三月往家里寄20元,再加上夏成则事事身先力行,总拿满工分不说,还领着队里种下大片粮食,每工分都比隔壁队多一毛。
就光靠男人,老夏家就能过上好日子,这自留地就空出来种些好卖钱的东西。
西红柿价钱并不高,但胜在种植时间短,特别是到了夏天,酸甜可口,城里的人爱吃,供销社的收购价一斤三分五,趁着夏天种两茬,不出意外卖上四十元钱,能顶夏有福三个月补贴。
孙兰花很宝贝这块自留地,照顾它就像照顾孩子,不同的季节种不同的东西,浇水施肥除草,不给自留地喘气的时间,一年四季长着作物,光靠这块地,全年能挣上百元,顶一个壮劳力。
按理说,老夏家的光景应该很好,但事实上,却是从老三成规参了军以后才算是好了起来,往前数几年,又要帮衬死了弟媳妇的弟弟家,又要接济大队里劳力弱到快吃不上饭的社员,日子过的紧巴巴,孙兰花没少抱怨夏有福死心眼。
如今全家齐出力,日子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姜玉没干过农活,但她聪明机敏又不怕吃苦,头上戴着草帽,脖子上搭一条防晒的湿毛巾,跟在孙兰花身边学了不到半小时,就能熟练地采摘西红柿。
婆媳二人花不到三小时,西红柿装满了带来的四个筐。
孙兰花干了一辈子农活,身强体壮,四十来岁的人了,挑上两筐西红柿不在话下。
她走了几米没看到姜玉跟上,回头叫:“咋还不走?把这些送回家,我还得挑去镇上卖咧。”
姜玉尝试着挑担。
但两头近百斤重的竹筐压得她连腰背都挺不起来。
竹筐摇摇晃晃,最后还是落在地上。
“放那,就放那,你还是别挑了,我怕你把我千辛万苦种出来的西红柿给颠烂了。这东西烂了就卖不上价!你休息一会,去割猪草算了,我先回家一趟,过会再来挑。”孙兰花叹了口气,知道她这媳妇细皮嫩肉,干不得重活,嘟囔着说,“真是小姐的身体丫鬟的命。”
“那东西放这,会不会丢?”姜玉有些不放心。
好歹是她摘了快三个小时的成果。
“乡里乡亲的谁会拿这个。”孙兰花挑着担子走了。
她个头不高,挑担子却又稳又快。
姜玉心中赞叹农民的踏实努力,也不由得打起精神,用两块兜竹筐的破布盖住西红柿,边活动揉捏着酸胀的胳膊,边朝生产队的饲养室走去。
她得去拿镰刀和背篓。
————
在张永春和夏有福的带领下,白水村平整一些的土地都垦成了农田,想要割猪草,就必须到村外头的荒山野林去,在那里有割不完的野草,春风吹又生。
离白水村不算远,姜玉的脚程走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了。
几个年纪比孙兰花还大的阿婆弯着腰,薅住一把野草随手一割,边走边将野草丢进背篓,做过千百遍的动作利索的没有一丝冗赘,在她们微弯的背上,竹筐已攒了大半筐。
“这没草给你割了,换个地儿吧。”一个阿婆直起腰,敲了敲僵硬的快要弯不下去的腰背,正好看到了站在土路边打量的姜玉,大声地说。
“这还有一大片呢。”
“我们仨一人要割三十斤,把这一片割秃了也没一百斤。年轻娃娃腿脚好,就不要跟我们老婆子抢了。喏,你往后走几百米,林子里有溪,沿溪的猪草长得又水又密,你随便一割就有几十斤。”好心的阿婆指路道。
“进了林子,注意脚下,别踩着蛇!”另一个阿婆吆喝着说。
蛇?
姜玉被说的有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