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一名十七、八岁的小校尉插嘴:“皇上王爷放心,大将军身上只是皮肉伤,看着老唬人,将养三五日便好。”
印云墨在他额上弹了个暴栗:“你下的杖?”
小校尉摸着额头,得意洋洋道:“那是,谁不知道俺是出了名的内廷第一杖、一杖定阴阳,要轻就轻,要重就重,技术那是杠杠的……”
印云墨大笑。印暄嗤了一声,嘴角微扯。
外城城楼上,王喜见形势突变,吓得面色煞白,第一反应便要下关逃跑。“日你娘,狗阉,还想跑?”早已潜伏多时的李贲带队冲上去,一槊将他掼倒在地,五花大绑拖到御前。
王喜被拖得披头散发、衣衫破裂,满脸都是血。
印暄看也不看他一眼,问李贲:“查清他的同伙了?”
李贲抱拳道:“查清了,有三个边官、两名牙将与他勾结,煽动五百余名兵士,里通外国,妄图助宛郁攻陷震山关。”
印暄淡淡道:“兵士按军规处置,王喜与其余从犯全部凌迟、抄家。家中七岁以上男丁皆斩,女眷与七岁以下孩童流放南疆。传告各州府,让天下人看看叛国贼的下场。”
印云墨趁机煽风点火进谗言:“叛国通敌,才凌迟抄家,如何能昭显皇上天威如嶽?应当夷三族,不,诛九族!”
印暄失笑:“演个为虎作伥、搬弄是非的奸臣,你还演上瘾了!”
印云墨哈哈大笑,转而又问,“皇上不问他们缘何叛国?”
印暄道:“还能有什么原因,不过在贪、惧、恨中占了一二项,或是全占而已。”
印云墨笑道:“皇上总结得精辟。自古以来叛徒都一样,听了反而污耳,直接交刑官审讯好了。”
李贲拖着嚎哭不已的王喜去死牢。
秦阳羽已按捺不住,率军从城楼边的阶梯冲下场中,压着士气低迷到极点的宛郁残兵,大肆戮杀。
印暄不欲再看,带着印云墨回军镇去。
抚冥军镇,皇帝临时寓邸中,一个兵卒打扮的人影混入后院。东厢外有两名紫衣卫把守,他抖动布袋,一股无色无味的烟气随风飘去,两名紫衣卫方吸了一口,便双目呆滞,直挺挺僵着不动。
人影推门进入书房,取笔沾墨,在空白帛书上快速写了几行字。又从怀中摸出另一卷手书,两厢对照,自认为笔迹天衣无缝了,便从抽屉中翻找出一方略小的宝玺,盖在帛书上。最后小心翼翼地将一切痕迹复原,溜出房间,关好房门。
直到人影消失在夜色中,两名紫衣卫才打了个寒战,眨巴起眼睛,似乎浑不知方才发生了什么。
兵卒来到偏僻之处,撮指一声唿哨,高空盘旋的一只游隼飞落下来。他将帛书仔细卷好,塞进爪上铜管,振臂放飞了游隼,随即身影一闪,隐没于暗巷。
瓮城一战,宛郁上万骑兵尽丧于此。游牧部落战士性情酷烈,纵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投降,直至力竭而死。
李贲提议将尸体运至山下掩埋,秦阳羽悍然道:“埋什么埋?鞑子对自己人,也是死后放在草原任狼群啃噬,认为这样才能回归长生天,我们又何必替人掘墓。运出关隘,随便找个山谷一丢就完事了,叫他们灵魂统统升天去!”说罢留一队兵士打扫战场,自去沐浴更衣,回禀皇帝。
刚踏进书房,印暄便皱了皱眉,道:“方才有人闯进来过。”
印云墨扫视一圈:“看起来没什么异样啊,暄儿何出此言?”
印暄道:“我嗅到空气中有生人留下的气味。”
不愧是龙鼻子,封印了还这么灵。印云墨默默道,同时觉得经历桐吾江封神一事后,印暄与以前似乎有所不同了,总给他一种事态发展逐渐脱离正轨的不安感。
印暄叫守卫进来盘问了几句,没发现什么异常,只好先作罢。
此时,秦阳羽在门外叩请见驾。走进书房后,他跪地朝印暄叩首:“先前出言不逊,多有顶撞,微臣向皇上与王爷谢罪!”
印暄扶起他,温声道:“秦阳将军也是为了麻痹敌人,配合用计,何罪之有。”
秦阳羽起身时看了印云墨一眼,神情有些复杂,像是万万没想到,怀疑王喜心怀鬼胎,从而定下瞒天过海、抛砖引玉、苦肉计、上屋抽梯这一串连环计的,竟是这位被他腹诽为“莫名其妙、脑袋有毛病”的浪荡王爷。难道对方从头到尾,都暗合着“假痴不癫”这一最难参透的兵法玄机?
印云墨被他刀尖般的眼神剖得发毛,印暄则是暗自不爽,凉凉道:“听说你是历王的玄玄……玄孙?这是怎么说,只听有拜干爹,还有拜祖爷爷的?”
秦阳羽当即涨红了脸,含耻带怨道:“王爷喜欢开臣的玩笑,作弄臣而已!”
印云墨认真答:“非也非也,不是开你玩笑,你真该叫我一声祖爷爷的。”
秦阳羽气得要吐血,若不是碍于身份,早已怒起拔剑。
印暄朗声一笑:“好了,你也别看秦阳年轻就作弄他。他十六岁从军,南征北战,参与大小战役不下百次,可谓久经沙场,是朕最倚重的大将军。”
秦阳羽这才脸色转霁,朝印暄抱拳,铿然道:“感念陛下知遇之恩,愿为效死!”
“效死不必,朕还指望你活过百岁,再为国家征战一甲子呢。”印暄拍了拍他的肩膀,“此番歼灭宛郁精兵万余,诛杀大将乌鲁诺,叫敌国伤筋动骨,但还算不得重创。今后战况势必更加激烈,你身负守边重任,当励兵秣马、不可松懈。”
“微臣谨遵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