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仁还来不及反驳,一同跟来的陈家三叔公就不满地开口,“你们钱家有秀才,我们陈家也不是没有,举人也能找出一两个来,就算出了五服,在别的村县,但一笔写不出一个陈字,我们求上门,他们也得给个面子。”
“你们要么把玖哥儿娶进门,要么把订婚契拿出来跟广仁这一份一起撕完了事,别说这么多有的没的,平白让大家都难堪。”
贾氏这才想起陈家和其他土生土长的家族不同,他们是外来户,是大灾之年从府城那边避难来的,据说是很大的一家子人,分散到很多村子落脚。
虽然初时被村民排斥,来避难的陈家人过得并不好,但后来灾年过去,陈家本家找来,他们的日子一下子就好了起来,还把本家带来的东西分给村民,村民感念,陈家人也彻底融进了水莲村这个村子。
这附近村子都有姓陈的人家,有不少还是跟水莲村陈家是一个本家。
远的不说,就隔壁的黄牛村,就有个姓陈的前年中了举人,现在人家都在京城做官,还把一家子带去享福了。
这发生在几代以前,但代代相传的故事,大家都听过。
只是现在水莲村的陈家跟本家早就出了五服,陈家人只在本家修建祠堂或者其他什么大事的时候派个代表去一趟府城,其他时间几乎没什么联系,贾氏就下意识地忽略了。
现在陈三叔公提起,贾氏才想起这位陈家三叔公就是这几十年来被派去跟府城本家的代表人物,顿时脊背一凉,勉强笑笑道:“我也就是嘴上说说,这不是为了钱家的香火着想嘛……”
“为了香火就能口出恶言恶语,诋毁跟自己有婚约的孩子不能生?”
陈三叔公凉凉地看了她一眼,接着看向钱允,“钱允,我们不是一家,三叔公读的书又少,本不该说你什么,但三叔公到底比你吃了几十年米,还是想跟你说说,读书人不仅要约束自己,还应该劝导家人,你母亲如今这一番话若是被传到县学那里,你觉得你还能被人看重?”
几代发展下来,水莲村姓陈的哪止陈广仁一家,读书人也不止陈贵一个,陈三叔公的曾孙现在就在读书,而且因为手头宽裕,一早就把孩子送到县学,对那里的情况也有些了解。
又因为钱允之前跟陈玖有婚约,陈三叔公也留意了一下他的情况,发现这个人远比其他读书人圆滑。
夫子看好他,同窗也喜欢跟他谈学问。
因着这个,森森森虽然陈三叔公原本觉得钱允眉眼间有些小人之气,但也觉得他要是跟玖哥儿能成,也算好事。
这样的人虽然可能是个小人,但为了名声也会对玖哥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