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陆林沿途遇到了一些村民,村民平日去镇中,一般都是几个人说好了,一起租车去的,但是,这次的情况有些特殊,村中仅有的几辆牛车、骡车都早早被人订好了,一些没有排上的人,只能走着去。

几个村民看到陈小麦的骡车经过,脸上不禁流露出了几分羡慕之色。

“陈小米的日子,倒是越过越滋润了,这骡车都买上了。”

“是啊!前两天,外村的人还给他送东西,又是鱼、又是肉的。”

“张大柱那几个人好像也去送东西了。”

张大柱等人是后来在村中帮助陈小米修房子的几个人,几个人在陆林那边学了修炕的活计,也在城中赚了不少钱,不过,里正一直吵嚷着陈小米、陆林两个人有外心,宁愿便宜外村人,几个人也没想到给陈小米、陆林送东西。

大湾村的刘贵勇等人给人送了东西,城中就有流言出来,说是,刘贵勇等人是知恩图报的,而大石村本村的人,不比大湾村的人厚道,就知道占人的便宜。

大石村的人得了便宜还卖乖,学到了本事,还骂教本事的人不厚道,这个村的人人品实在不怎么样。

这话其实是从杨家下人那边传出来的,陈小米和杨公子的交情不错,杨府的管家,也挺同情陈小米的,于是这话就传开了。

这话在大湾村流传甚广,大湾村不少人家都盘了炕,陆林还收购了大湾村滞销的两千斤红薯。

张大柱等人去城中干活的时候,就有人问了,问他们这手艺是从哪里学来的,跟人学了本事之后,有没有人谢谢人家。

张大柱等人被问的臊的慌,支支吾吾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城中就有人说,怨不得陈小米不乐意把砌炕的手艺交给本村人,实在是本村人不比旁村的人厚道。

张大柱等人后来想了想,也买了东西送过去,还帮忙送了不少柴火。

陆林家又砌了一个炕,又要酿酒,柴火的消耗量十分惊人。

张大柱等人的做法,在村中颇受争议。有人觉得没必要,有人觉得应该的。

村民各自看法不同,不过这样一来二去,陈小米在村中的名声,倒是和之前大有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