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祭文

爱谁谁 风流书呆 1646 字 3个月前

后几段笔锋陡转,竟开始详述她中毒难产直至血尽而亡的种种。为了保住孩子,她是如何拼命挣扎,努力求生得知母体与胎儿皆有亡命之危,又是如何毅然决然地舍弃自己,留住孩子。用层层剥开的笔法将她外柔内刚,至情至性的一面展露无遗。

她死前的声声呼唤,道道呐喊,伴随着关素衣哽咽的诵读,似乎就响在法坛,触及耳畔,令台下的亲友与贵人们早已泪流满面,肝肠寸断。连素来无悲无喜,大彻大悟的僧人们也中断了经文,敲乱了木鱼,不得不停下拭泪。他们从未听过如此过哀愁绝的祭文,直叫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恨不能掀开棺椁,拼命摇撼死者,哭着恳求她重新活过来。

诵经声止息了,唱念声还在继续。所有人都噙着泪水仔细聆听。

最后几段终于从那悲惨至极的场景中脱出,开始描述新生儿降临的画面。他吐出一口羊水,而后大声啼哭抱入怀中时自动自发地拽住婶娘衣襟,小手柔软却又那么有力他躺在母亲身边与她诀别,小小的孩童半点不知事,却用澎湃生机冲散了死亡之气,令母亲大睁的双眼缓缓合上,满足而去。

连着三转,起了又落,哭过会笑,笑罢却更为想哭,一篇千字未满的祭文,却令整个觉音寺陷入沉默,唯余声声哽咽,阵阵痛哭在空中回荡。莫说常来常往的亲族,便是那些素不相识的勋贵,都为这位温柔而又刚强的母亲哭红了双眼,痛断了肝肠。

关素衣嗓子已完全嘶哑,正准备把祭文投入火盆,却被一只手牢牢抓住,侧脸一看,竟是玄光大师。

他眼眶通红,衣襟湿透,显然刚哭过一场。做了那么多法事,超度了那么多亡灵,这是他头一回因为一篇祭文而中断诵经。但他爱文成痴,万不能让这篇哀感天地的奇文付诸一炬。

“关施主笔力超绝,情思动人,破格律之限,创悼词之巅。这篇用斑斑泪珠与心头浓血书就的祭文,已足够令亡者安眠,生者释怀,哪还需吾等念诵经文?关施主,请将此文祭于灵前,切莫焚毁,否则贫僧怕是会日日忧虑,内心难安。”他小心翼翼地接过文稿,用檀木盒子装了,摆放在祭桌上,而后双手合十拜了三拜。

关家文名之盛他早有耳闻,关老爷子和关父的著作也拜读过不少,却都没有聆听这篇祭文时来得震撼。

关夫人破骈为散,不仿古效今,不拘泥于形式,不困囿于常规,文随心动,情至而意现。通篇文字莫不以泪铸就,以血渲染,令哀伤入骨,悲痛入心,哪堪世人承受?

玄光大师一再回味那字字句句,一再红了眼眶,掉落泪珠,心里已把这篇祭文奉为当世之绝调,文坛之绝响。论起笔力强横,即景生情,关夫人往台前一站,莫说徐广志,连她祖父与父亲也要退一射之地。

今日来祭拜的人多为权贵,又有关氏与仲氏两大文豪世家的亲友,精通文墨者不知凡几,且皆入尘俗,感情丰沛,自是比玄光大师更受触动。

“此文当属祭文之巅,哀唱之绝!”一位鸿儒含泪盛赞,余者哽咽附和,竟是难以成言。

关老爷子和关父连忙摆手自谦,心里却为掌上明珠感到骄傲。他们知道,依依书写此文不为扬名,只为正名。剖腹取子的场景在普通人想来定是鲜血淋漓,恐怖至极的,虽有皇上为其张目,却阻止不了别人心生厌憎。但她用阮氏的视角来描述这段,所有的鲜血都化成了舍死忘生的母爱和浓到化不开的哀恸所有的惊骇都转为新生儿降临的极致喜悦与对未来生活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