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写生要等降雪后才会进行,所以暂时他们只能在室内创作。
虽然学生们的创作方向不同,有的是油画,有的是国画,有的是水粉水彩,但不管什么方向,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这天一早,当萧以恒背着画板来到画室时,老师宣布今天要画雕塑。
只不过,这个雕塑并非是大家画过千百遍的大卫,而是由华国美院的一位知名雕塑系大师创作的作品。
这个作品名叫《手》,作品主题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创作灵感来源于十五世纪著名画家丢勒和他哥哥的故事:丢勒和哥哥都同样热爱绘画,从古至今,学画都是一件极其烧钱的事情。于是丢勒和哥哥掷硬币,最终丢勒获得了去读书的机会,而哥哥则要下矿为弟弟赚取学费。后来,丢勒学成归来,名声大噪,他决定卖画送哥哥去读书,然而哥哥因为多年的矿下工作,关节肿胀、手指受伤,他根本拿不起画笔去创作那些细腻的作品了……
那位师兄以这个故事为原型,创作了这座雕塑《手》,斩获了多个奖项。有收藏家想要出巨资购买这个作品,但那位师兄却把它捐赠给了母校的内部展览馆。这次冬令营开营,老师特地把这个作品搬到了画室,让大家画。
展台早就布置好了,学生们搬着画板找到自己的位置,拿好笔,开始观察作画。
萧以恒看得非常仔细。
他知道这个作品的创作背景,也看过丢勒的那副《祈祷之手》,两个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这双由山石雕刻而成的手,粗糙却又细腻。指节肿大、指甲变形,指尖布满老茧,手背全是层层叠叠的伤疤,甚至刚刚愈合的血痂。两只手向上延伸着,像是在托举着希望,也像是在触碰着遥不可及的梦想。
灯光落在这个雕塑作品上,打下了非常复杂的光影。执导老师在人群中走动,一边走一边给大家执导。
身边人很快都开始动笔了,萧以恒比众人迟了很久,才提笔作画。
但是,他画的速度很快,很快就起了形,开始深入刻画。
画画可慢可快,如果速度够快,三个小时就能完成一幅素描;如果精雕细琢,用上几个星期画完一幅素描也有可能。这次老师要求他们尽量放慢速度,以最慢的速度去雕琢、去研究、去探索,所以他们在雕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
第二天一早,艾米起了个大早,连早饭都顾不得吃,匆匆冲到画室继续完成她的画,势要争个“早起第一名”。哪想到当她到时,画室里已经有了另一个身影。
萧以恒端坐在画板后,见艾米来了,冲他点了点头,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你早上几点到的?”艾米看了看表,决定以后一定要争取比萧以恒来的更早。
萧以恒回答:“我昨晚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