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8章 大明崩坏

不过大明的百姓与市场先行做出了自己的判断,那就是大明通行宝钞全线崩盘……

各地开设的明联储遭遇了史诗级挤兑,虽已经开具了每周限制兑换宝钞配合的各种调节手段,但各大明联储的办事处外依旧大排长龙,有海量的用户,火急火燎的要将手中的宝钞兑换成白银。

仿佛大明的经济在明天就会崩盘,唯有银两才能给大家带来真正的安全感。

供需关系的急转直下,导致先前被拖垮的钱庄业务又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民间的宝钞与银两的兑换比率,已经跌至1两宝钞兑换7钱银子,跌掉了3成。你还别嫌弃,这个比率还是浮动的,如果不满意,大可去明联储分号排队,死以前能把你手上的厕纸换完,算你本事。

而反映到国债市场上的情况就更加糟糕,曾经的热门国债都无人问津,变成了臭狗屎,就算有卖得动的,买家支付的也全是宝钞,和昔日一半银两,一半宝钞的情况大相径庭。

作为一个躬耕世代的封建王朝,谁都没有经历过何为金融风暴,仅仅因为皇上与一个官员的不和传闻,就近乎要将大明盛世一夜之间推倒回归旧元时期,这是包括太子在内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市场如此之混乱,明联储毕竟是商业联盟,不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为了降低自身损失,只能缩紧银根,不仅限制兑换数额,更是寻各种理由拖延兑换周期。而对于那些过去最赚钱的业务,审核差役也是不再放款,甚至提前催收还款,这对于那些刚刚贷款租下田地,试图靠勤劳改变命运的底层农民来说,堪称致命打击。

那些曾经消失的插标卖儿卖女的苦命人又出现了,那些街头的乞丐也变多了。不变的是,大富大贵依旧大富大贵,为富不仁的依旧为富不仁。

而当林川回到大明的消息开始传播,却给这场席卷了大明数月的金融风暴按下了片刻的休止符。似乎群臣,百官,商界,百姓都在等着看他们的结果。

如何处理林川,标志了方仓何去何从,方仓如果陨落,朝廷吞并于它,自然成为明联储的第一大股东,当皇权压过了民权,最后一块遮羞布也会被扯下,这场大明金融革命也就宣告失败,大明通行宝钞重新回到了当权者说了算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