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爷,倭寇是倭寇,倭兵是倭兵,不能混为一谈的。倭兵都是被征召的农民,为了守护大名各方老爷打仗,出工不出力。倭寇可都是流寇悍匪,在倭国活不下去,抱着必死决心来大明糊口的主,自然阴险狡诈,无所不用其极。”林川本还想解释,这些倭寇实行的还是小规模的游击战术,对于的大部队本就有天然的灵活多变的优势,难搞也是正常的。
“你有什么建议?”朱棣也想听听林川的想法。
“回来时,臣已经给倭国幕府下了死命令,严查出海船只,他们可以死在海里,也绝不允许有人再在大明登陆。
如果他们做得够好,断了这些沿海倭寇的兵源,严查沿海周边的粮草食盐兵器走私,断了这些补给,很快他们自会乱了阵脚,主动出击,各地守军逐个击破,慢则一两年,快则半年,倭寇应该也不足为惧了。”
林川没有说的是,真倭寇好灭,怕就怕那些当地的走私犯,作奸犯科者,与倭寇沆瀣一气,甚至假扮倭寇为非作歹。
那么这个,就要看沿海各地的官员对于时局的把控能力,能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了。
“你们这次远行着实辛苦,既扬了我大明国威,也对倭患做到了斩草除根,堪称大功一件,说吧,你们想要何等赏赐?”朱棣太了解林川的狗德性,白工是这辈子不可能打白工的。
噗通,吕渊又是一下跪地,哐哐磕头谢主隆恩,什么替皇上办事就是为臣本分,怎敢轻言赏赐?那忠心表的,仿佛现在当场把他给杀了,他都能挖出心来给皇上看看,自己是不是一心向明。
他嘴上这么说,但吏部那里一定会有对他的封赏,吕渊不慌了。至于林川,扣着脸颊想了想道,“我就不必了,出发前万岁爷不是已经赏过了吗?国柱,已经跟高了,再不知足,出来个谁造谣我脑袋后有反骨,还不混成韩信一个下场?”
“这么客气,可不像朕了解的国柱爷。这样吧,我就赏你几个月的假,待在顺天府,你也享享清福,每天陪朕转转工地,念念经,吃吃斋。”朱棣算是给了林川一个留在顺天府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