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大步走在最前头,刘柏跟他并排同行,两人商量着去那座山。
取石头其实是最简单的,难的是怎么运回来,所以距离大路越近越好。
刘柏比较注意细节,问秦瑶,“取石的地方距离下河村都不算远,搬回咱们村反倒还多费一节事,要不咱们就把石头取了,在路边搭个棚子就地打磨,到时候直接拉到下河村,还能省点事。”
而且石头沉重,放路边也不害怕被人搬走。
一般人谁闲得没事干去偷石磨啊,沉就算了,不需要的人家都嫌它占地方。
秦瑶一开始就是这么打算了,听见刘柏提出来,点头同意。
从刘家村往下河村方向走半个多小时,取石的地方就到了。
是一座石山,上面寸草不生,下方都是被风吹雨打,落下来的碎石块。
石壁上有明显的开凿痕迹,这里是附近几个村常来取石块的地方。
石材质量还可以,做磨盘是足够了。
秦瑶需要两张直径八十公分的磨盘,还有一个直径六十公分,长一米的圆柱体石碾。
一个下午,四人都在选料,把好下手的地方用河边的彩色粉石划出来,圈出了几块地方。
今天是没时间凿石头了,选好料后,刘柏和刘肥砍树,秦瑶负责搬到大路上,和刘仲一起搭了个简易树棚,遮阳遮雨。
弄好工作棚,四人伴着夕阳归家。
各自休息一夜,次日天刚蒙蒙亮,刘肥就跑到秦瑶家门口敲门,把秦瑶叫了起来。
看着少年人那积极的劲儿,秦瑶啃着刘季昨夜做好的肉饼子,手里提着装了馒头和菜的小陶缸,摇头轻叹:“真有活力。”
何氏和邱氏一大早就起来了,给三兄弟做了早饭,又给他们兜好了午饭。
不过三人的饭碗加起来,都抵不上秦瑶手里那只小陶缸。
往日大家伙一块儿吃饭,他们只瞧见秦瑶一碗接着一碗,并没有太直观的感受到饭量之间的差距。
今天一看见那口小陶缸,眼睛都瞪得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