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二零一三 非天夜翔 1228 字 3个月前

刘砚分到一间双人宿舍,的确如吴双双所言,这里条件非常好。

他用条形码换到一张磁卡,进门出门,吃饭,报道,全用的这张卡。

刷一下,再把眼睛凑上去,瞳孔扫描一次,就解决了身份辨识问题。

室友也是个二十来岁的男生,看上去刚大学毕业没多久,他们生活的地方是第十五层,在这里住的几乎全是军人家属和政府官员家属。研发所则在第十八层,男生们常互相开玩笑,每天起来都要下十八层地狱。

十九层是军方独立出来的,与第七区不同的单独生化技术研究部,属于绝密基地区域。

军队和第七区在一定程度上共享技术,分别研发,但存在着一定的理念分歧。

第七层、第八层、第九层则分别是陆军,海军,空军的办公区,那里按照军衔划分了各大区域,第十层是特种部队K1~K3的训练场。电梯是严禁随意走动的,进去时需要刷一次卡。升降梯会显示你该去的楼层,抵达该楼层后,走廊里还有一扇门,刷卡通过。

无关人士会被拦在外面——这是刘砚尝试了好几次的结果,他用尽方法都进不去七层。只得下十八层地狱去干活。

工作环境倒是出乎意料的宽松,每人一个大型多功能机床工作台,包括数控机床。直接把图纸扫进电脑里调整后就可进行一键倒模,非常方便。

材料随便填张单子就可以领,黑板上张贴着军方需要的任务。

大部分提供给是单人完成的,包括武器与装备拆零制造,调试改良,刘砚报道后熟悉了大概环节,挨个看了一次,有许多东西都不太明白原理。团队合作的任务则需要提前报备人员,等待审批。

在这个工房里就算不干活也没太大问题,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没在干活,他们总是对着电子屏幕发呆或者唾沫横飞地聊天。

技工们习惯了一份零件捣鼓半天的日子,姓魏的博士是工房主技师,常常用他制造出的扩音器朝着学生们怒吼,催他们干活。

刘砚不认识任何人,去了便撕下张轮轴零件图,开始改良倒模,心里翻来覆去地想,要怎么名正言顺地离开这里。

早知道该态度强硬地留下来……不过这么做,赖杰与蒙烽的态度说不定会更强硬,直接把他塞上直升飞机。

从永望镇到第六区的沿途他一直在找逃跑的机会,但那是徒劳的。

第32章 越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