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章

卢父笑道:“实不相瞒,在下走南闯北多年,京城那边都是吃芸苔油。”这点当然是瞎扯,京城贵人都是吃动物油和芝麻油,“在下会点榨油的法子,能将芸苔油中的毒素去掉,做成和芝麻油一样可以食用的芸苔油。”

村长怀疑地看着卢父,并不相信。

他们这地界,吃芸苔油的极少,甚至没有听说过,南方本就多桑麻,他们种的芸苔油都是用来染布。

卢父知他不信,笑道:“村长回去尽可种芸苔,待菜籽熟了,我卢家会收。”

村长狐疑地问卢父:“果真会收?”

卢父确定地点头:“果真!”又将收的费用说了,若用菜籽换油,又有多少比例等。

村长这才笑了,戳着拐杖回了黄花村,他自然不会想拿芸苔籽换什么芸苔油,他是想到卢父说可以用芸苔籽换成银钱。

他先是对自己大儿子说:“地不是闲着嘛?种一亩地芸苔。”

又和黄花村的村民说了。

黄花村在本地算一个大村,一个村子有七八十户。

一听卢父还收芸苔籽,纷纷好奇的问村长,村长自然也将芸苔油的事,和村民们说了。

说芸苔油能吃,大家顿时不感兴趣,不过也有个别贫困一年都难见荤腥油水的,心里暗暗记下,假如那外乡人真有法子去了那芸苔油中的毒素呢?那自家种了芸苔,就再不缺油吃了,反正冬日地闲着也是闲着。

于是整个黄花村的人都开始整地种芸苔。

黄花村高地自出了土豆和红薯之后,就不光是黄花村人关注的对象,也是是附近村子重点关注的对象,见秋收之后,黄花村的人又开始整地,要种什么,都好奇,一问才知道是种芸苔。

就连里正都听说了,特意找个时间来问卢父。

卢父现在是太守府劝农从事,地位不必里正低,甚至因为是太守府的从事,地位还高出不少,但里正是本地人,卢父是外乡人落户本地,又在里正下面管辖,自然不会托大,和里正说了会榨芸苔油的事。

又用空间里的菜籽油炒了一盘南瓜藤和小炒肉,请里正在自家喝酒,还叫了村长来。

里正和村长都是看着卢父做菜的,他们亲眼看着卢父用芸苔油炒菜,炒出来的菜喷香扑鼻。

若不是他们亲眼看到卢父用芸苔油炒菜,而芸苔油的味道浓郁,很容易分辨,他们都不敢相信,这居然是芸苔油炒出来的。

开始的时候,里正还不敢吃,待卢父先吃过后,闻着桌上青椒小炒肉的香味,两人终于忍不住,就着小酒,几碟芸苔油炒的素菜被一扫而空,吃的底朝天。

“想不到卢从事还有一手好厨艺。”吃完的里正还颇不好意思。

确定这芸苔油真的能吃了,里正回去后,也开始召集茶亭镇的人种芸苔,但是家家户户都种的不多,有的种个五分地意思一下,多的种个一亩地。

这还是听说是高地上收,他们才种。

至于茶亭镇以外的地方,一来距离较远,信息传播慢,即使传播过去了,人家也未必肯种;二来,霜冻受灾比较严重,种的都是晚稻,稻子到现在还没收呢,自然也没有多余的地去种芸苔。

茶亭镇就像个独立于潭州城以外的地方,就连岑叔砚都听说了茶亭镇在种芸苔的事,还特意来到茶亭镇看了下。

此时已经是八月尾,气温已经不像六七月份那样炎热,温度下降了不少,尤其是早上,潭州因为雨水丰沛,湿度很大,岑叔砚晨间出门的时候还感觉有几分湿冷,特意穿上了长外衫。

来到茶亭镇时间还早,茶亭镇以外的地,田间稻谷已经抽穗,稻穗刚刚由青转黄,茶亭镇却仿佛独立于潭州城,刚收完的田间光秃秃的,只零星的有人在田翻地。

岑叔砚下马车去问,才知道他们都是在翻地,准备种芸苔。

这些农户倒也理智,所种不多,岑叔砚见他们不过多消耗田力,也就没再过问,直接往黄花村高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