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

他很快将脑中念头抛开,强让自己不去想。

他尚在孝期,只是这样想起,都仿佛对她是亵渎般。

次日一早,他们就离开农庄,携澧阳太守书信,进城收购土豆。

我潭州,想必也打听过,我治下百姓,每户人家,最多也不过才分了五斤土豆而已。”

少的,对那土豆发芽发青有毒有异议的,不过买了两三斤。

“我治下百姓尚不够种,又哪里有种子分给你们澧阳呢?”这话潭州太守说的情真意切,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戚阳朔恳求道:“实乃澧阳灾情严重,还望方伯怜悯。”

好说歹说,也不过给了五斤土豆而已。

五斤看似不少,实际上不过几个而已。

这让戚阳朔一行人十分泄气,甚至有人说:“城里不行,不如我们也去乡下收购看看?”他们也怕功劳都被太守府的护卫得了去,到时候落到个办事不利的名头。

戚阳朔道:“不急,我先去城里打听,看商户手中有没有,再看看有没有其它方式收购,或者叫人代买。”

可惜需要土豆种子,都是去里正那里报数,由里正计算户数之后,统一购买,快的,如潭东潭南,早已买回去,有的都开始育芽了,慢的,如潭西潭北,也都把数目报上去了。

除了潭州周边,像离得远的潭西潭北,受灾尤其严重,就指着土豆回去种了救命,更别说卖了。

而且赵太守没有说谎,卢父他们黄花村哪怕种的再多,也不过七亩地,全部按亩产一千五百斤来算,也不过一万五百斤,他们自家还留了不少自家吃,或做种,毕竟今年潭州受灾,潭州本地人家还有余粮,他们这些外乡人是没有的,不仅没有,连买都没地方买,城中商户粮食都屯着呢。

所以他们实际上卖给官府的,不足一万斤。

一万斤看着多,实际上分到下面去,每家每户能够摊到的,就非常少了,其中还不包括一些有关系,走后门,从中分走的。

潭州太守当时说,分给治下百姓后,若有剩余,可以卖给商户。

实际上,根本不够,哪里会有剩余?

越是买不到,他们这些人越是着急,尤其是中途他们还联系上了太守府护卫程武,得知他们已经从下面百姓那里,买到十斤土豆,更是着急。

戚阳朔等人在城中打听两日,都没有找到途径。

此时来潭州城的人越来越多,周边城镇,派来收购土豆的人也陆陆续续到了。

想到那庄子管事说,种植土豆的人,就在茶亭镇,黄花村,戚阳朔心知不能再耽搁,连忙叫上众人,骑马往茶亭镇而去。

茶亭镇距离潭州城走路也才两个时辰的路程,他们骑马速度更快。

到了茶亭镇,发现茶亭镇跟潭州又不一样,打谷场上热闹非凡,还有在田里割稻挑担子我潭州,想必也打听过,我治下百姓,每户人家,最多也不过才分了五斤土豆而已。”

少的,对那土豆发芽发青有毒有异议的,不过买了两三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