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

他们去商都,去泉城。

可以说整个灵宝山以西,全都陷入巨大的灾难之中。

开春之后,随着灵宝山大火的熄灭,西方和北方的难民,随时都可能再度南下。

想了想,他又叫人过来,让他们加大潭州城剿匪力度,今年的春耕已经完了,得确保下半年的收成。

茶亭镇的里正和三老次日也都得到消息了,听说出现了亩产一千五百斤的农作物,当下不敢迟疑,全都往黄花村的高地上去,站在田埂间,望着地上密密麻麻的土豆,说不出话来。

“这……这都是地里挖的?”一个三老不禁指着满地土豆。

“咱们都看着挖出来的呢,那还有假?”一个村民回道。

很快,卢家各家的土豆产量就全都统计出来了,土豆的亩产基本保持在一千五百斤左右,有几家培育不精心,当时没有特别在意的,产量稍低,可在当下人看来,及时比不过卢父、张顺几家,这样的产量也是极为惊人的。

官府以粮种价格收,粮价三千,粮种价格三千六,也就是三两六一石,一石六十斤。

卢父两亩五分地,共产出三千九百斤土豆,一共两百三十四两。

光是两亩五分地的土豆,就几乎将卢家在这场灾难中损失的一半给赚回来了。

其他,除了留了一些土豆自家做种之外,这些人将土豆全都卖给了官府。

过了这个村,以后可能就没这个店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事。

卢有福家一百三十二两,张顺、王耕牛、刘二狗三家各收入九十两,剩下的几家,虽只种了两分地,但因为产量高,也都分了将近三十两。

这事是赵太守亲自吩咐下来的,高产农作物的事又关乎整个潭州,岑叔砚并不敢苛扣卢家银钱,全都如实发下。

等所有人都收到官府发下来的银钱时,都有些不敢置信。

自己春季就种了两分地土豆,就挣了将近三十两?比过去他们全家两年挣的还多啊。

尤其是张顺、王耕牛他们。

跑商虽然挣得多,但也是一件极危险的事,在跑商途中,你可能会遇到盗匪、野兽、强人,甚至一场风寒,可能就让他们客死异乡。

且他们毕竟是护卫,一趟护卫的钱,也不过十两银而已,十多个护卫,卢父光是付给护卫的钱就超过百两,更别说路上吃喝拉撒、各种税和入城费、过路费等等。

卢家虽然赚的是大头,但是一年算下来,挣得也没大家想的那么多。

现在他们不用冒任何风险,只是种了一亩地,就收获了九十两?(三十两?)这样的高收入,是他们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

人人看着卢父,就如同在看财神。

对卢家的红薯地,更是看的更为紧要。

他们都知道,这红薯地虽然不是他们家的,但是跟着卢父有肉吃,有银钱。

卢父不是个自私的性子,土豆如此赚钱,卢父居然分了这么多给他们。

要知道,这些土豆种子,可全都是卢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