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章

卢桢围巾非常多,足有几十条,闻言也没觉得有什么,就找了一条给他。

贺蕴章围着她的围巾,总算是心满意足。

不光是他们,卢大嫂她们全都戴上了毛线围巾,卢桢直接就说:“送给你们的。”

卢大嫂她们都对这围巾的柔软触感和暖和程度表示惊讶。

卢大嫂是卢家人,还稍微好奇一下,毕竟从未见过这种料子,卢芙蓉她们都只当是卢家铺子里珍藏的,摸着围巾万分欢喜。

尤其是小石头和宝丫的帽子围巾。

她小侄女从小到大衣服很多很多,围巾帽子也不少,每年都买,有人造毛毛的,也有针织的,只有一点,全是粉色系的。

小石头一点都不嫌弃,觉得粉色可好看啦,尤其是戴在妹妹头上,粉嘟嘟的,他也乐颠颠的将粉色帽子粉色围巾戴在头上,笑的像个小傻子。

车厢里,卢桓、卢大嫂他们都看着他笑,小石头不知道他们笑什么,也跟着弯着眼睛乐颠颠的笑。

卢桓和卢大嫂估计早就察觉到卢桢、卢父他们的不对了,不然卢桢哪里来的每天一个鸡蛋给宝丫和小石头?每天早上没有烧热水,卢桢哪里来的温水给两个孩子喝?

即使卢桢给两个孩子吃鸡蛋的时候,是背着他们,鸡蛋壳也被剥了放在空间里,可鸡蛋的香味是掩盖不了的。

卢大嫂从来没说过什么,不仅当做不知道,还帮着一起打掩护。

卢桢家里很多鸡蛋,洋鸡蛋、土鸡蛋,皮蛋、咸鸭蛋。

不能蒸馒头、做饼了,就煮鸡蛋,几百个煮熟的鸡蛋放空间里,两孩子每天一人一个,卢父、卢母也每天一人一个,她怕他们营养跟不上。

*

卢父他们站在金坡关外排队的时候,忍不住回头看向他们的来时路。

此时离灵宝山已经数百里之遥,灵宝山的山火早已经看不见,可他们还是忍不住讨论,“你们说,灵宝山大火灭了没有?”

“没有吧?这一个多月来都没下过雨。”

也就是说,灵宝山大火,很可能已经烧了一个多月了。

“也不知道孙大夫和小刘大夫他们怎么样了。”大家都想起铜津城的那妙手仁心的孙大夫来。

沉默了好一会儿,卢桢才说:“如果灵宝山大火不灭,只怕我们暂且不用担心疫病了。”

“为什么?”大家都有些不解的看向卢桢。

卢桢道:“今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只怕霍乱的病菌会暂时蛰伏起来。”

现在不传过来,不代表明年天热了之后不传过来。

这些疫病病菌都是有潜伏期的,很多时候,潜藏在一些人的身上,等到了特殊时机,就会爆发。

比如天气炎热之后。

一个人,一件衣服,一块馒头,一条鱼,甚至任何带着疫病病菌的东西,传入到南方,都可能会在此爆发疫病,且势不可挡。

一想到此,卢桢心头就沉甸甸的,她怕,哪怕逃到南方,都还是逃不过,无处可逃。

她将这个想法和卢父说了,说的卢父也心头忧虑。

贺蕴章就站在他们旁边,听他们父女说话,不禁问:“你们觉得这灵宝山山火挡不住疫病?疫病明年还要继续?”

这话是不能乱说的,卢桢只忧虑的说了句:“谁知道呢?”

她之所以会这样忧虑,是因为她那个时代,就发生过一次全世界范围的霍乱疫病,足足持续了十几年。

从印国到尼泊尔、孟加拉、缅甸,再越过青藏高原直达□□上国,在□□上国短暂停留之后又到达棒子国、日国和东南亚。另一路向西越过阿拉伯海和波斯湾,途径阿拉伯、伊拉克、叙利亚,直逼欧洲,鹰国、米国、战斗民族国。注

只米国一个国家,短短两年内,就有上千万人因霍乱而死亡。

期间也像现在这样,突然有一年,天气气冷无比,使得霍乱病菌暂时蛰伏了一年,谁知次年继续爆发。

卢桢不过随口的一句话,贺蕴章却凝眉放在了心上。

“那你觉得可以预防吗?”

古代谈疫色变,几乎没有绝对预防的法子。

卢桢奇怪的看了贺蕴章一眼:“不是说了不能喝生水,饭前便后要用胰子洗手吗?”

“胰子造价太高,难以普及。”

“那就大规模生产啊,降低胰子成本,将胰子铺子开遍全国。”卢桢道:“再造厕所,禁止随地大小便,对了,专门建立茅厕,不仅可以防止各种病菌传染,美化城市,粪便还能堆在一起沤肥,用来肥田。”

“如此多管齐下,哪怕一两年内无法彻底消灭疫病,至少能将疫情控制住,不让它去扩散。”

*

卢父不知此事,他皱眉问卢桢:“灵宝山紧挨着秦岭,如果真的数月不下雨,怕是连秦岭都得遭殃。”

何止是秦岭?这一路行来,虽没再见到灵宝山这样的大山,可小山丘小树林就没消失过,到了这金坡关,更是千岭耸立,直达太行。

“那不至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