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复唐 云长歌 1398 字 3个月前

不过既然不是赵匡胤找事儿, 那李从嘉也不用担心太多,顺手就给阿离·木萨写了封信过去, 是的,这一次他都不写国书了,觉得掉价。

等过段日子世界上还有没有喀喇汗国这个国家都说不准。

那封信他没说别的, 只是十分严肃地说了一句:不能随便冤枉人啊,知道你爹咋死的不?想要步他后尘吗?

阿里·木萨气了个半死,却也不敢在擅自挑衅,他怕真惹恼了大唐皇帝,到时候三个国家俩手攻击喀喇汗国,另外一边的基辅罗斯公国也不是什么善茬,说不定也要来分一杯羹,到时候喀喇汗就真的灰飞烟灭了。

李从嘉才不管他那么多,只不过为了表示跟自己真的没关系,他下令让赵匡胤将营地往后挪一挪。

不用多,三十里就够了。

另外两个国家是知道喀喇汗国给大唐去了谴责国书的,见唐军真的后退一时之间十分不理解,不明白大唐怎么就好后退了?难不成他们怕了?

实际上李从嘉当然是不怕,他让赵匡胤这么做是给朝中大臣看的,告诉他们他真的是诚心谈和,至于伽色尼和萨满帝国为什么突然攻击喀喇汗国,他也不知道啊。

当然还有一重意思就是担心猝不及防之下,唐军会吃亏。

毕竟现在热武器好多都是远程攻击,离得太近了,如果伽色尼或者是萨曼帝国不怀好意,冲着大唐来一颗定时炸弹,到时候就算大唐打过去,那也是吃亏了啊。

这种事情了李从嘉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唐在一旁看着,就等着他们三败俱伤,至于不让赵匡胤他们回来,原因还是那个,担心他们打着打着对大唐来一下子,所以必须有兵马在边关震慑。

只不过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最开始发难的大唐突然抽身而出,搞得满朝文武都有点觉得应接不暇。

魏仁浦的反应是很快的,他立刻找到李从嘉问道:“既然无仗可打,太子是不是也该回来了?”

这一去就是半年,之前李仲寓也在冲锋陷阵,他们也没别的话说,现在总算是能让他回来了吧?

文臣们担心啊,要是太子在军营混了两年,也跟皇帝似的偏心枢密院可怎么办?

其实撇开彼此利益冲突,以内阁为首的文臣也不得不承认,其实跟那帮武将在一起还是挺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