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复唐 云长歌 1498 字 3个月前

李从嘉默默同情了一下尉迟苏拉,不过对于能够少给他发工资这件事情,他还是很高兴的。

在等着大唐回信的这一段时间,大相带着于阗的整个朝廷跟使团商讨各种事情,几乎刷成了大战使团副本。

也正是通过这件事情,大相才明白,唐国这次基本上是有备而来,这次的使团除了领头的是鸿胪寺的官员之外,其他都是各个部门的精英,带着任务过来的,无论于阗提出什么问题,他们这边总有人能够回答,而且回答的十分专业,有些事情甚至是于阗这边没有想到的。

不过也能够从侧面证明唐国的诚意很足。

尉迟苏拉看着使团摆出来的条件,发现投降也不是没有好处,毕竟有了唐国做靠山,如果于阗真的缺钱搞建设,中枢是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的。

尉迟苏拉忍不住安慰自己:虽然每年都要交税,但是之前也要朝贡的,那些钱就当朝贡了吧,还不用费心思去选有意义的礼物。

然而下一刻他就想到这件事情还真不能这么算,之前朝贡……说实话,各个小国是赚钱的,毕竟他们贡上来的都是各种土特产,有些根本并不值钱,而朝廷往往会有赏赐给他们,为了表现出天朝上国的风范,赏赐一般都很值钱啊。

尉迟苏拉叹了口气,转头问使团:“长安那边还没来消息吗?其他我都能同意,只想保留王位,这不算很过分吧?”

这个……在场所有人都不能擅自回答,但是也不能不回答,鸿胪寺少卿只好站出来说道:“这件事情……要看朝廷上怎么决议了,其实按照大唐的惯例是不会封异姓为王的。”

对于这一点尉迟苏拉怎么会不知道?哪怕不投降,之前唐国作为他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总是要彼此了解一下的。

尉迟苏拉立刻说道:“我也姓李啊,我叫李从德,哪里算得上异姓?”

鸿胪寺少卿含笑说道:“这个……您说了不算,我们说了也不算,都是要宗正核对过玉牒才行的。”

说到玉牒,尉迟苏拉就有些心虚,他这个名字怎么回事他自己心里清楚,是他父亲冒认李氏后裔才有的,他们原本就是姓尉迟,现在有真正的李氏后裔复国,不承认他们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如果不能封王……那我只能做个国公?”尉迟苏拉有些泄气。

鸿胪寺少卿心说能当个国公就不错啦,没看赵尚书还只是个国公吗?那是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啊。

嗯,他说的这个赵尚书就是赵匡胤,赵匡胤是监察部的头子,本来李从嘉想要让这个官位叫部长,但是看了看六部,感觉搞特殊化似乎也不太好,干脆也跟着叫尚书了。

尉迟苏拉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郁闷过后也就认命了,他没有勇气殉城,而且他发现唐国的使团真的都很厉害,这些日子以来在于阗走了走,大唐多么发达多么厉害的传言就飞遍了大街小巷,当然这里面惯例也是有着反驳的话音,可是于阗的百姓还是被大唐的富庶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