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番外 现代篇百家讲坛之席瑞安

穿成总裁白月光 九紫 2452 字 3个月前

那太~祖皇帝重情义到什么程度,当时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好哥们儿,也就是开国元勋们,权柄大到什么程度,太~祖皇帝又讲义气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来举个例子说明。

就说在太~祖皇帝晚年期间,每年的万寿节和圣寿节,也就是太~祖皇帝和太后的生辰,他都要大肆的派发官帽子,那官帽子就像不要钱一样,给当时跟他一起打江山的兄弟的家族子弟们,人人一顶。

甚至,就连刚出生的小婴儿,都已经当官了,领俸禄。

不仅如此,太~祖皇帝的好兄弟们,也全都有权派发官帽子。

这就导致太~祖皇帝晚年,朝廷已经开始腐败,冗官冗员的现象十分严重,买官卖官送官等现象在太~祖晚年期间十分普遍,已然成了当时的社会毒瘤,不拔不行的地步。

当时的宰相,还不是席瑞安的恩师岑道正,但岑道正是个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人,他当时还是御史大夫,也就是谏官,就上书给太~祖皇帝,说这样不行,现在朝廷官员太多,很多人都领着俸禄不办事,国库承担不住,要裁员,减少朝廷官员。

这一提出来就捅了马蜂窝了,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那是跟整个天下的官员们都过不去啊,当时当权的那些人,全都是跟着太~祖皇帝打江山的人,很多都是武将,让他们打江山行,但是治理江山就不行了。

于是岑道正第一次被贬。

不过岑道正这人很有能力,他当时被贬到并州,成为判并州刺史,镇守边疆去了,没三年,就把并州治理的很好,几年时间就又调回来了,之后成为宰执,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这个后面我会单独列出一篇出来,专门讲岑相岑道正。”

“太宗皇帝期间人杰辈出,后面我们慢慢讲,我们先说太宗。”

主讲的老教授喝了口水,“我们刚刚说到哪儿了?哦,说到这个太~祖。”

“太~祖皇帝文治不行,越到老年越心软,但毕竟是能够结束几十年战乱的开国皇帝,他虽然重情义,抹不下面儿去整治朝堂,但对于当时的朝政乱象,他其实是心里有数的。

于是他就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嫡子,也就是他的二儿子,太宗皇帝。”

“席瑞安,就是太宗皇帝登基后,开恩科的第一届考生!”

“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个第一届呢?因为第一届嘛,意义肯定是不同的。哪怕这个人是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当时就对这个席瑞安,印象很深刻。

这也为后来太宗皇帝和席瑞安二人的君臣相得,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但其实,席瑞安在这个时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校书郎,充任西京留守推官,光芒还掩盖在他的恩师,也就是岑道正的光芒之下。

岑道正寒门出生,历经先帝与当今两朝,成为两朝宰执啊,说句不夸张的话,那就是当时天下人读书的偶像啊。

当时席瑞安名声并不显,关于这个时期的他的文史资料也不多,我们也只找到他科考期间的考卷,知道他是岑道正的入室弟子。

可只凭他是岑道正入室弟子这一点,就知道,他这个人天赋是极强的,岑道正在当时的地位,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是什么人都能成为他的弟子的。

直到新政改革之后,岑相被太宗皇帝推出来平息权贵怨愤,被贬谪到岑道正的故乡,也就是淮州,他的弟子席瑞安一并被贬到这里,成为怀安县县令之后,才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也就是在这里,他认识了他后来相濡以沫恩爱百年的妻子——慕清!”

“当时的社会形态下,非常重视师徒关系。

师徒和父子之间也没什么差别了。

席瑞安作为岑道正的弟子,一起被贬谪到淮州,其实就是为了照顾当时已经老迈的,身体非常差的岑相,到这里来养老的。

说到这里,我不禁要插一句题外话,但我个人觉得啊,这个题外话非常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