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 83 章

穿成总裁白月光 九紫 3546 字 3个月前

上次已经给村长家送过半只兔子,之前已经送过两斤猪肉,这次又是五斤。

村长和村长媳妇都十分满意,同意在他们自家将地都翻耕之后,将牛借给甄家。

“要爱惜点使,不可使它受伤,每天要记得给它喂稻草。”村长摸着老牛身上的毛,比摸自家儿子还仔细。

在农家,一头牛可以抵两三个壮劳力呢!

在惊蛰前夕,慕清去了县城一趟。

席瑞安早已安排好了船等在江边,慕清只是一挥手,船舱里已经堆满了粮食,全部都是她空间出产的杂交水稻稻种。

很快县令就召集治下的里正们到县衙,说从西域购买了两季稻,不仅可以一年种两季,稻谷的亩产也能达到五百斤左右。

治下的里正们全都沉默不语。

他们根本就不相信一个读书人会种地,也不相信什么来自西域的稻种,他们也冒不起那个险,只相信自己的经验和土地。

席瑞安也不勉强,只道:“你们回去通知村民,有愿意来换两季稻稻种的,就拿家中陈粮来换就行。因稻种有限,每家每户限换五斤稻种,每一里最少种一亩两季稻,种两季稻的人家按照县衙指定的方式种植后,秋天若无收成,可在县衙考证过后,来县衙领取两石稻谷,若不按照县衙指定的方式种植,秋收后不可领取。”

里正们心里一松。

此时人们的水稻亩产量每亩得米两石至三石,三石粮食四石稻谷,四石稻谷也就是现代的381斤。

两石稻谷也就是一百九十斤。

而四石稻谷的产量已经是风调雨顺季节的高产量,若是老天不赏脸,一亩地的产量也只有两百多斤左右。

换了县令所说的两季稻,即使一斤稻谷都种不出来,那也能在县衙领取两石稻谷,这是不亏的,若是真如县尊所说,亩产能够达到六石,对于他们这样的农家人来说,更是天降祥瑞。

而且县令说了,每家每户限换五斤稻种,每一里最少只要种植一亩两季稻,五斤稻种还不够种一亩地的,一亩地最少也要八到十斤稻种。

实际上,杂交水稻每亩只需要两到三斤稻种即可,五斤稻种已经可以让农家种植两亩地。

大雍朝设置一百一十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一百一十户人家,也就说,平均分的话,每家分摊不到半分田,这还在他们能接受的范围内。

这话传下去之后,果然没人愿意种什么两季稻,但因县令设下每一里必须要有最少一亩地种植两季稻,且按要求后种植不出来,还有两石稻谷的赔偿,里正们不愿得罪县尊,都找了村里有没有愿意种植两季稻的人家。

有妄图用山地糊弄的,都被席瑞安派下来的人实地看出后训斥了,并取消了该户人家来年领取稻种的资格。

因为县衙有赔偿损失的政策,虽然响应的人不多,但每里至少一亩地的目标还是能够完成的,并且没有引起太大反弹。

慈善些的里正,自家田地多的,就自家拿了一亩中等田来种植两季稻,凶恶些的,就在村里找一户好欺负的人家,勒令种植两季稻。

不过也有两处是例外,一处便是甄家村,为了响应县令号召,慕清率先问里正,她家十亩上等水田和五亩地的中等水田,可不可以全部种上两季稻。

村里人听到都震惊啦!

甄慕氏是不是疯了?

这什么两季稻还能不能种出稻谷来尚且不知,等它真种出来你再种不迟,居然将家中十五亩地全种上了两季稻,要是种不出来,你是打算让二郎三郎他们都跟着你饿死不成?

里正和村长也都劝慕清不要冲动,就连甄二郎甄三郎甄香君他们都劝慕清莫要冲动。

甄大伯听到此时更是气不打一出来:“胡闹!”

见村长、里正、甄大伯都来了,慕清才像防贼一样,悄悄的掩上门对他们说:“这事我也就跟你们说了,你们可别对外面说。”

里正、村长一愣,难不成这里面还有什么秘密不成?

慕清小声说:“这也是县尊的两个幕僚那里听来的,要不是我儿博文是县尊的弟子,人家还不和我说呢。”

里正不耐:“什么事,快说!”

慕清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道:“你们知道县尊是从京城来的吧?原来可是在京城当大官,你们知道有多大吗?”

这些消息底层的农民哪里知道。

慕清又道:“咱们淮州的岑知州你们听说过吧?”

他们还真没有听说过,只知道换了知州,却不知新的知州姓甚名谁。

别说是信息不流通的古代了,就是现代信息那么发达,都有很多人不知道本市的市长叫什么名字,有什么背景来历。

慕清道:“咱们淮州的岑知州,原是朝廷的丞相,一品大员,而我们怀安县县尊是岑相弟子,被贬谪在此。”

这种秘闻,他们这些小村民哪里会知道,全都像听到什么了不得的大秘密一样瞪大了眼睛,催促道:“这和两季稻有什么关系?”

“你们别急啊。”前世靠写作为生的慕清编故事的能力大开,“这两季稻是从西域那边传过来的良种,你们是知道的吧?可你们想想,西域那边能够传来多少良种?传来了还能分给我们老百姓不成?当然是都紧着达官贵人家里啦,你想想,那些达官贵人家里,哪家不是千亩良田?”

“那这和岑相被贬有什么关系?”村长不解地问。

慕清给了个‘你不懂’的眼神,“你不想想,岑相那是一心为民,有了高产量良种,岑相自然想分给下面的老百姓种植,可是达官贵人谁不想要?就算他们自己吃不完,还可以拿去卖,一边一心为民谋利,一边一心为己谋私,而良种有限,岑相触动了那么多达官贵人的利益,他们可不就合起伙要把岑相搞下来嘛。”

“不然你想想,岑相都已经是一品大员,当朝宰相,若不是有太多达官贵人一起搞他,他能被贬谪?”

“他被贬谪到此之后,也一心想着百姓,好不容易从达官贵人们那里抢来这点良种,自是要分发到百姓手中,可十指尚有长短,咱们县尊是岑知州的学生,这良种当然是先紧着他啦,而我儿博文又是县尊的学生……”

她给了他们一个‘你们懂得’眼神,对甄大伯和村长里正说:“你是博文的嫡亲大伯,村长和里正平常也对我们家多有照顾,一笔写不出两个甄字,我才告诉你们,你们可不能对外面说,实在是良种有限,告诉了别人,我们就分不到太多了。”

村长里正面面相觑,倒是甄大伯老实人,一下子就信了:“那……我也去换五斤稻种!”

慕清笑道:“县尊不是说了,每家每户最多可以换五斤?咱们一里百户,肯定有不少人家不愿换良种的,你可以让里正帮你多换一些,就说是村里其他人家换的,我们不说,谁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