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80

就这,他还成了村里大姑娘小女孩心目中最理想的对象人选,平时走到哪儿都有人奉承。

江秋月:“他怀里那个是他对象吗?”

“哪是啊,是村西头的柳翠花,平时温柔可怜的一个小姑娘,有爹没妈的,也不知道啥时候被小白脸勾去了。”

额,江秋月记得原文女主的名字不叫翠花,是搁这个起名废的时代还挺好听的名字。

叫,高云梅。

哦擦,男主这是提前出轨了?

两人走出小树林时,江秋月问刘爱英是否认识高云梅,只见她抬眼四处望去。

手指那位大笑出声,跟林文清正打情骂俏的高个胖姑娘,对她讲。

“看见没,那个就是高云梅。”

江秋月:“……”!!

关键是他连旁边粗辫子姑娘的好看都没有,还很自我良好地在腿上瘫着一本诗集装逼。

江秋月观察的目光太明显,她身旁的那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抬手的时候手肘碰到了她的胳膊,江秋月在油腻男察觉看过来之前转移视线。

车厢内的布置比现代四个数字的火车还要简单,座椅、很小的桌子,车窗能打开,却没有窗帘。

过道很窄,还有晚上车的人在找空位置放行李,乘客基本都是十七八左右的青少年们。

火车匀速后有列车员过来这节车厢让关好窗,接下来检票。

他们的位置靠近车门,列车员说完后不到一会儿就轮到他们,江秋月把代表身份的介绍信和车票一起递过去,看见身旁的人交上去的是个墨绿的小本本。

江秋月看向他,正对上对方敏锐看过来的一双黝黑眸子。

江秋月转回视线,本来以为对方跟她一样是上山下乡的知青,然而看证件类型,明显不是同一类人。

列车员走后,车厢气氛活跃起来,坐在一起的人开始自我介绍打招呼,大都是同龄人一同下放的,说上几句话就熟悉开了。

他们这里是粗辫子姑娘打头先说,“咱们做个自我介绍啥的?”她顺了顺辫子,亮了亮嗓子开始介绍她自己。

“你们好,我叫王晓红,来自红日纺织厂家属院,将要去的是柳家湾长河大队。”说完两只细眼眨巴着看向江秋月。

江秋月按照她的模式简单介绍了下自己,“我叫江秋月,来自西城文工团家属院,插队到柳家湾青山大队。”

按照顺序她说完该到身边的那人,不想油腻男此刻挺积极的,接过她的话头高调地说道,“那我来说说我吧,我叫林文清,从京都东边那片儿来的,去的也是柳家湾,咱们都一样的目的地,路上正好说说话解闷,到时候我给你们朗诵几首主席的诗歌,陶冶陶冶情操怎么样,哈哈。”

他作出一副爽朗大方的样子,衬着他的装扮却怎么看怎么猥琐。

江秋月看了一眼想起一个词,小白脸。

貌似原书男主也是个弱鸡鸡的小白脸呢。

最后是给她深刻印象的身边那人,他没多做介绍,说出名字和职业完事。

“彭敬业,junren。”

他的声音再听一遍仍然很好听,是成熟男人的磁性音色,听在江秋月耳朵里性感极了。

不过听到他的职业,三人纷纷肃然起敬。

他们穿草绿色军装是顺应潮流,是做样子过过瘾,人家才是穿真正军装的人,保家卫国,流血不流汗,为人民服务。

林文清看着油嘴滑舌的不靠谱,却很会说话聊天,不到一刻就把王晓红逗笑了。

彭敬业沉默冷肃,几次不接话头。林文清开始拉拢江秋月,频频将话题转到她身上,话里话外打听她家庭情况、生活水准等问题。

江秋月随意应付几句,重要内容一点不透,问烦了干脆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本书打发时间。

没想到碰巧掏出一本红宝书,应是江母临行放进去的,这书有时候用的好了可是万能利器呀。

阅读红宝书是一件郑重的事情,不容人打扰。林文清不得不放弃搭讪,转而同王晓红聊到一块去了。

江秋月找到事情做,捧着红宝书以好奇和对待古董的心态翻开印有主席语录五个大字的扉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江秋月:“……”感觉有些话真的那啥。

再往下看,有些说起来还是挺好挺振聋发聩的,像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呃,后来国内一片乱斗,十年wg至今还没结束呢。

您的v章购买比例没有达到,暂时无法阅读更新哦(n▽n)脸颊上还有一点处于成长期的婴儿肥,除了脸色有些营养不良的苍白,身上也太瘦,没有多少肉。

身高没量过,估摸着目前有一米六了,二十岁之前还有上涨的空间。

“哟,大美人,吃饭啦。”刘爱英依在门框上,看江秋月对镜梳妆,调侃地喊道。

江秋月放下镜子,笑道,“哪有什么大美人,只是擦些东西护肤罢了,这边风有点大。”

昨天晚上洗脸的时候一抹脸一把灰。

刘爱英眼尖,看到她手上的百雀羚盒子,接过去左看右看有点稀罕。

女知青来到这里穷乡僻壤的,如果没有家里人接济,很少再有机会能弄到在农村稀缺的擦脸油。

她们平时最多买盒蛤蜊油擦脸,秋冬还好,春夏擦上太油了。

江秋月看她实在忍不住跃跃欲试的样子,打开让她试试。

刘爱英摸摸快被吹裂的脸皮子,不好意思地挑起绿豆大小的乳白凝脂,放手心里涂匀后擦在脸颊上。

“清爽,没感到油腻。”她很欣喜地评价。

看了又看蓝底红花的精致小铁盒,刘爱英不舍地还给江秋月。

早饭是稀薄的能照见人影的玉米碴子粥。

昨晚女知青们休息后,队长派人送来了新知青这个月的口粮。

玉米面红薯面等粗粮是没有的,一人半袋打碎的苞谷碴子。

这不,今早上就做上了。

江秋月特意打了上面比较稀的,权当水喝,闭眼咕噜几口完事。

李永红看见说她好养活,吃的少。

刘爱英有点心不在焉,今天她值班,吃完后晃回灶房刷锅洗碗,整个人不在状态。

江秋月回屋拿军用水壶,趁机吃点馒头和水果。

等灌满水,扛起锄头,她就跟着一起下地去。

三月里,春回大地,一天不见田野上就冒出了大片的新绿,草木焕发生机。

江秋月跟随大部队走在田埂上,身旁时不时经过成群的村里人,大多都是好奇的朝他们这边看,然后指指点点嘀嘀咕咕地走远。

有几个打招呼的一般都是领导或平时来往的熟人,这时陈中华就会上前寒暄几句。

村里的年轻人遇上了偶尔也会同行一会儿,跟熟悉的人说说话。

但是江秋月发现,大部分人跟知青之间明显保持着距离,像是各自站在两个世界里,观望好奇却不涉足。

知青们身上即使衣裳破旧也尽量打理的干净整洁,衣服不打补丁,精神面貌尚可,眼神有光。

搁村民口里来说,是一看就是受过教育的城里娃。

而路上所见的村人,大都一脸菜色,衣衫褴褛补丁连缀,裤腰带勒得死紧。

有家里条件好的还能勉强保持体面,积极去上工。有那差的两眼无神脸颊凹陷,在路上晃晃悠悠地往地里走。

终于到了知青们分配的那块地头,队长柳建国过来鼓励了一番新人,在边上划出两列新的地块让新人劳作。

陈中华示范几下,其实就是锄地翻土,将结块的土壤锄松软了,拢成一垄一垄的好下种子。

具体种什么怎么种,江秋月不知道,她就模仿别人的锄地动作,再下点力气就行了。

至于前腿儿弓后腿儿蹬什么什么,不存在的。

老实锄了半晌,江秋月起身擦汗。

虽然才三月份,但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活也太累人了,干一会儿热的汗流浃背。

举目四望,周围都是弓着背干活的人,也有人站起喝水拿草帽扇风之类的变相休息。

一大片灰蓝黑,也看不出谁是谁,江秋月想找出个人都难。

原书男主是个常年白衬衫黑裤子的文弱青年,书中描写五官清秀个子有点高,有陌上人如玉的美称。

也不知道具体长成啥样,让原主被救一次后就一见倾心,情愿倒贴救命的粮食和补品,最后人财两失。

江秋月穿越后提前了过来的时间,也不知道那件英雄救美的事还会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