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问题,林蔚然的心也是咯噔的一沉,不过她对于这个问题早就打过腹稿,很便镇定了下来,“是这样的,臣妇当年还在南阳侯府时,十三那一年随林老夫人前往清虚观上香,在后院迷路了。当时臣妇偶遇一道长,被他赠了一本书,那书名曰天工开物。那书上记载了农业、砖瓦、纺织、榨油、采煤等等。”至于这本书还涉及到的兵器和制盐,她是不敢说了。

“臣妇只记得臣妇只翻了几页,尚未看完,就听到府丫环来寻臣妇的声响。等我睁眼见到来寻我的丫环婆子时,手哪还有那本书啊,连那位道长也不见了。后来听那些丫环婆子说,原来臣妇竟不知不觉在后院睡着了过去。”

神仙托梦么?泰昌帝神情若有所思。

连宫令箴都连看了自己妻子几眼。

“这事之后,又过了两年,臣妇都觉得自己差不多将这书的内容给忘了。要不是后来臣妇知晓了自己的身世,然后回到了枣林村,或许是接触了农耕生活,臣妇又将那书的部分内容给记起来了。所以才有了姚金炭、暖房青菜,以及这一种新式的耕种模式。”

林蔚然这番托词既玄幻又具备一定的真实性,毕竟连书名都出来了,天工开物,一听书名就知道不同凡响。

答案不如预期,泰昌帝也并未有太大的失望。真有这么一位高人的话,也不见得能为朝廷所用。

但林氏会这些,夫家是虞国公府,那就一定能为大梁所用。虞国公府的忠心,他毫不怀疑。

主子们谈话的时候,这些佃户们也没闲着,都弯着腰插秧呢。

都是干惯农活的,这插秧的活儿一开始不熟练,等插个七八行下来就好了。

所有人惊地发现,一向在农事上不如男人的女人,在插秧一道上速度比男人一倍不止。

林蔚然倒是见惯不怪。

而那卫神农一家子早就走了,临走前还朝泰昌帝这边看了好几眼,叹着气走的。

泰昌帝耐心地等国公府的佃户们将这一片地插满秧苗,几十个佃户干活,速度还是很的。

没多久,约三四亩地就插上了秧苗。

黄泥水的地,嫩绿的秧苗点缀其。

比起以往乱撒乱播的种植方式,这些稻秧插进水田里,每行每列,横平竖直,阡陌交通,极具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