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大夫人一行人离去后不久,林蔚然去了镇上,她突然间很想吃一些果蒲,想得口水直流,吃不到就不行的那种。

林蔚然出门后,林父召集全家人开会。

林母怅然若失,还没从答应议婚的情境回过神来。

“二子,你说那虞国公的大少爷你见过,人很不错,是真的不错吗?”

“娘,那人很优秀,配妹妹不孬。”

林母叹气,女儿才回来一个多月,转眼就要议亲,然后就要外嫁了。她这心是怎么都不得劲啊。

林父是隐约能看出一些东西的,特别是那天问蔚姐儿对这桩婚事的看法时,她说但凭父母做主,他就知道了女儿的心意了。蔚姐儿是个主意极正的孩子,希望她这次的决定不会错吧。

想着,林父深吸一口气说道,“咱们家盖房子吧,不然就到镇上买——”

他们家本来就计划着明年开春之后盖房子的,现在忙,土地也硬,盖房费劲,现在这情况也管不得了。

“老大,家里近期能拿出多少钱来?”

林大哥道,“过两天要给吉祥炭铺交一批货,这批货一交,能拿到四五千两吧。”现在四个炭窑开火,每天能出一千多斤炭,刨出了人工材料钱,能挣不少。

“二子,你有没有认识人,能在府城置些地的?这地最好是连成一片的那种。”

林则然明白林父这样问,是打算给他妹妹置办嫁妆,“这事交给我吧!”

林则然也向出身士族的同窗隐晦地打听了一下关于他们的姐妹嫁妆的事。

那些嫁入国公府侯府等高门的姑娘,嫁妆里陪嫁几十顷地都是常事,还会陪嫁庄子铺子,还有上百抬的嫁妆,从头到尾置办,姑娘嫁过去之后几十年的吃穿用度都置办妥了。他们林家底子薄,是比不上人家了,但有些东西他们会努力地去置办。

其实如果有能力,林父是想在京城周边给女儿置办田产的,但迫于家底尚不丰厚,以及没有门路,这才退而求其之,改为在府城这边置办田地。

“另外,在我们镇上置办一份小的,约五六十亩就好。昕姐儿出嫁的时候家里难,嫁妆太薄了,这一份是补给她的,你们没意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