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们家刚退了亲不久,先皇就下了追封旨意,追封宫父为义勇公,让他死后极尽哀荣。

原来,宫父会意外身亡,是因为救太子所致,先皇之前丝毫未有表示,是因为太子也受伤了,并且昏迷未脱离险情。

宫父救小太子的时候,仅他与太子二人,并无第三人在场,具体情况不好判断,而当时先皇忧心太子,便让人封锁了消息。

后来太子脱离险境,醒了,将实情说出,先皇方知是宫父救了太子。

可是人都没了,想封赏都没机会,加上先皇无意得知宫父死后,唯一的儿子还被退亲的事,当即给了一个宫父隆重的追封。

当时消息传开,所有人都惊呆了,女方家更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后来女方更是匆匆嫁人,女方父亲更不敢将她往高门嫁,只挑了个小门户便慌忙发嫁。

后来太子,也是就当今对宫藏很是亲呢,一大部分是因为宫藏这个人,也有一部分是当年宫父救驾的原因。

在宫大奶奶的宽慰下,想到那一家子人的现状,又思及大孙子也要成亲了,老太君的心情总算又好起来了。

“令箴的眼光自然是好的,只不知这女方是哪一户人家?”宫大奶奶慢慢进入角色,脑思索着这事该怎么张罗,该请哪一些人去提亲说媒,还有她大侄子的院子要不要重新翻修一下呢?

“听说出身太原府南阳侯府——”

一听,宫大伯母先是松了口气,还好还好,是太原府那边的贵女。虽然她们一直说不强求女方的身份,但如何能没有点想头呢。

“只是南阳侯府十五年前发生了一件事,他们府一位近身伺候的嬷嬷因对主家心生不愤,于一所寺庙将南阳侯的嫡次女和一户农家的孩子给调换了。”

这些情况,在他本人无法赶回来解释的情况下,宫令箴在信上写得详详细细的,就怕老太君对林蔚然印象不好。

说到这,宫老太君皱眉,怎么会有这样的刁奴?还有南阳侯夫人也是,如果是重罚了的下人,怎么还会留在身边伺候?没点识人之明的吗?人都心生歹意了都没察觉,心也真够大。

“令箴看上的是哪一位?”

问这话时,宫大伯母心都提了起来。她也说不清自己心里到底是希望哪一位是她大侄子看上的了。身份教养被一分为二,于他们这样的人家而言,选哪一个都有所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