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母心想,真出事的话,损失一只鸡总比把人害了强。

稍晚的时候,林蔚然不小心摔一跤,被她发现了野姜,她一边将刨出来的野姜放进背篓里,一边感叹这大山真是宝啊。

林蔚然一边寻宝,也没忘了此行上山的目的。

她想改善家里的生活,这个年代生产力低下,外出的也人也不多,有些人一辈子都没离过自己的县镇。来钱的方面大抵离不开衣食住行这几方面,但以林家目前的家底,能做的有限。

就目前而言,如何让人安然过冬,是百姓们的头等大事。她倒是可以从这方面着手,饮食也可以,但还要仔细琢磨一下。

如何御寒过冬,无非就是几个方面,要么弄棉衣羽绒服,要么弄土炕,要么弄炭火!

棉花啥的就算了,即使她能找到种子,也无法立即种出来成品。

羽绒服啥的她倒是想弄,但也只能走高端路线。批量生产不了,只因这里的生产力太弱了,是谁家都养有几只鸡或鸭,但也仅止于此了,没有形成规模养殖。何谈大批量的鸭毛呢?

当然还可以琢磨一些别的点子,但林蔚然思来想去,适合目前的,林家也能做的,还没用啥成本的,就只有炭了。

劳力林家两个壮劳力,还是有点紧缺,如果加上曾家呢?

曾家在花了那么大一笔银子给她姥爷治脚之后,可以说是因病反贫了,他们应该是迫切地想赚钱的。

人力方面她觉得不是问题,另一个重要问题——原料问题解决了此事应该能成,这也是她此行上山的目的,寻找适合烧炭的原材料。

并不是所有的木材都适合烧炭的,加上山上的成树能用的木材都是国家的,能用的材料不算多也不算少,只是不能说应有尽有。

烧炭要用到的原材料是灌木,不是成树,主杆直径有两三指是最好的。

灌木不成材,没什么妨碍,不用经过官府,但因为他们需要的量大,为预防红眼病,还是需要打点一下村长。

他们村是几千人的大村,村长的权力还是蛮大的。林蔚然这个想法一闪而逝。

她发现她脚下的这座山,大树成树还挺多的。而且因为成树多,树底下的灌木都很矮。她观察了一下,大多数树底下的灌木主杆都很细,最粗不过是拇指粗,达不到她的要求。